一、基本知識和理念
1、促進母親和嬰兒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是每一位公民的社會責任。
2、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到醫療保健機構接受婚前保健服務。
3、懷孕和分娩是人類繁衍的生理過程,應當作到有計劃、有準備。準備生育的夫婦,應當到醫療保健機構接受孕前保健服務。包頭市中心醫院普外科張茂
4、吸菸與被動吸菸會導致流產、死胎、早產、低出生體重。
5、準備懷孕的婦女和孕婦,應當避免接觸生活及職業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避免密切接觸寵物。
6、孕前3個月至孕早期3個月補服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
7、產前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測量血壓、體重、宮高、胎位、胎心率,血、尿化驗和B超檢查等。
8、首次產前檢查應當做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檢查。
9、產前診斷可發現胎兒某些先天性缺陷和遺傳性疾病。35歲以上的孕婦屬於高齡孕婦,應當進行產前診斷。
10、孕婦正常血壓為收縮壓低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
11、孕婦血紅蛋白應當不低於110克/升。
12、懷孕期間,如果出現高熱、頭暈、頭痛、嘔吐、視物不清、陰道出血、腹痛、胎膜破裂破水、、胎動異常等情況,應當立即去醫療保健機構就診。
13、懷孕24周-28周,建議做妊娠期糖尿病篩查。
14、足月產是指懷孕37周-42周之間分娩。
15、自然分娩是對母嬰損傷最小、最理想的分娩方式。
16、臨產的徵兆為:出現規律、伴有疼痛且逐漸增強的子宮收縮,每次持續30秒或以上,間隔5分鐘-6分鐘。
17、在孕產期各階段,孕產婦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變化,放鬆心情有助於預防孕期和產後抑鬱。
18、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提倡純母乳餵養6個月。1歲以下嬰兒不宜食用鮮奶。
19、正常足月新生兒的出生體重在2500克-4000克之間,超過4000克為巨大兒,不足2500克為低出生體重兒。
20、新生兒出生後應當進行新生兒疾病篩查。
21、新生兒可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出生後7天-10天恢復至出生體重。
22、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後2天-3天出現,第7天-10天開始逐漸消退。
23、新生兒臍帶脫落的時間一般在出生後1周-2周。
24、新生兒滿月時,體重至少應當比出生時增加600克。
25、應當保證新生兒睡眠充足,一天睡眠時間一般為16小時-20小時。
26、嬰兒從出生開始,應當在醫生指導下每天補充維生素D 400-800國際單位。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後6個月內一般不用補充鈣劑。
27、父母或看護人應當經常與嬰兒交流,及時滿足嬰兒的各種需要。
28、嬰兒乳牙一般在出生後4個月-10個月之間萌出。
29、嬰兒出生後要按照免疫規劃程式進行預防接種。
30、嬰幼兒的前囟一般在出生後12個月-18個月閉合。
二、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
31、孕婦應當堅持早晚刷牙、餐後漱口。
32、孕婦應當禁菸禁酒,最好不穿高跟鞋、不染髮、少化妝,服裝以舒適為宜。
33、孕婦每天應當進行30分鐘以上的適宜運動。
34、孕婦應當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並住院分娩。首次產前檢查應當在懷孕12周以前。
35、孕婦應當保證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充鐵、鈣等營養素。
36、孕中期鈣的適宜攝入量為每天1000毫克,孕晚期及哺乳期均為每天1200毫克。
37、孕婦應當維持體重的適宜增長。孕前體重正常的孕婦,孕期增重值為12千克左右。
38、產婦在哺乳期應當適量增加魚、禽、蛋、肉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
39、產婦應當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倡開窗通風、刷牙、洗澡等。
40、應當在新生兒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餵奶,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按需哺乳。
41、從出生後6個月開始,需要逐漸給嬰兒補充富含鐵的泥煳狀食物。
42、嬰兒新增輔食後可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
43、產後42天左右,母親和嬰兒均應當接受一次健康檢查。
44、嬰兒在3、6、8、12月齡時,應當接受健康檢查。
45、有不滿1週歲嬰兒的女職工,在每班勞動時間內可以享受兩次哺乳含人工餵養、時間,每次30分鐘。
三、基本技能
46、記住末次月經,學會計算預產期。
47、孕婦一般在懷孕18周-20周開始自覺胎動,在孕晚期應當學會胎動計數的方法。
48、孕產婦患病應當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49、哺乳期婦女應當採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50、給嬰兒新增的非乳類食物應當多樣化,注意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
51、嬰兒的咀嚼能力應當從出生後7個月-8個月開始鍛鍊,10個月-12個月可以培養嬰兒自己用勺進食。
52、嬰兒體溫超過38.5℃,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采取適當的降溫措施。
53、嬰兒發生腹瀉,不需要禁食,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及時補充液體,避免發生脫水。
54、數唿吸次數可早期識別肺炎。在安靜狀態下,出生後2天-2個月的嬰兒唿吸次數不超過60次/分,2個月-12個月不超過50次/分。
55、避免嬰兒發生摔傷、燒燙傷、窒息、中毒、觸電、溺水等意外傷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