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膽外科 主任醫師 李國祥

  膽囊炎膽結石是一種危害大眾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人群膽石發生率約為6.62%,40歲以上發生率約為10.16%。貴州人口3千多萬,膽結石患者估計在240萬之多,發病數是相當驚人的。

  膽囊位於肝臟下面的膽囊床中,形狀象梨,容積約50毫升左右,有膽囊管與但總管相連,膽囊管直徑一般為0.2-0.3釐米,膽總管開口於十二指腸。

  膽汁由肝臟分泌,膽囊主要起貯存、濃縮膽汁的作用。進食以後膽囊收縮將其貯存的膽汁經膽囊管、膽總管排入十二指腸以幫助消化。膽汁的成份主要是膽因醇、膽鹽和磷脂,平時它們按一定比例形成微膠粒溶解狀態。一旦這些成份發生改變,加上膽汁淤滯等原因,膽固醇可沉澱析出形成結石。膽結石的成因很複雜,目前尚未弄清楚,但是飲食的確與膽石症有關。

  膽囊內發生結石後可無任何症狀。當膽囊結石併發慢性膽囊炎後可產生類似“胃病”的症狀,患者常有上腹飽脹消化不良等表現。據統計約60-70%的膽囊結石患者初期當“胃病”治療。B超是診斷膽囊結石最可靠的方法,疑有“胃病”的患者均應行B超檢查以排除膽囊結石,避免發生誤診誤治。

  當膽囊結石阻塞膽囊頸及膽囊管時可出現劇痛,並可放射至右肩及背部。併發急性化膿時可出現畏寒發熱,嚴重時可發生膽囊穿孔併發腹膜炎而威脅患者生命。膽囊結石可排入膽管成為繼發膽管結石,膽管炎,出現黃疸甚至併發急性胰腺炎使病情複雜化。

  長期以來人們就在積極探索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1982年英國醫生實施首例剖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獲得成功,奠定了膽囊疾病手術治療的基礎。但由於手術相對痛苦大,恢復慢,病人和醫生總希望能用非手術的方法來治療膽結石,因而有排石、溶石及碎石等方法的出現。

  排石療法可用於無膽管狹窄併發症的原發性膽管結石(指膽總管、肝管內結石),而膽囊結石數量少者一般較大,多數超過1-2釐米直徑,不可能經0.2-0.3釐米的膽囊管排出。膽囊結石數量多者一般為苞米及花椒大小,既不易排出,亦難於排盡,況且排石時均產生疼痛,排入膽總管的結石如不能排入腸道反使病情複雜化。因此,膽囊結石一般不適於排石療法。

  溶石和碎石療法只適用於膽石量少,而且膽囊病變不重,膽囊功能正常的病人。膽囊內充滿結石,膽囊已萎縮者不適宜溶石、碎石等療法。

  因此,在現階段手術切除膽囊仍是膽囊結石療效確切、滿意和安全的冶療方法。

  1987年由法國醫生首先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後迅速在國內外推廣,是外科技術的重大進展。目前全世界已有幾百萬病人接受此種手術。國內已有數十萬例成功的病例報導。這種手術只在腹部作4個0.5-1釐米的小口,用器械在腹內完成手術,損傷小,痛苦少術後恢復快,手術當晚即可下床,術後1天可進食,4天出院,10天可恢復正常工作。這種手術深得廣大患者及外科醫生的歡迎。作者在貴州省首家開展這種手術,目前已作該類手術上萬例,效果良好。至今臨床上已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作為膽囊炎膽石症的首選手術,作為膽囊切除的金標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