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副主任醫師 彭易坤

  什麼是慢性鼻竇炎?

  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又稱慢性鼻竇炎(平時生活中人們所講的“鼻竇炎”,實際上沒有區分是急性鼻竇炎還是慢性鼻竇炎),是鼻竇黏膜及黏膜下組織的慢性化膿性炎症,由於常引起或與鼻腔黏膜及其黏膜下病變同時存在,也稱為慢性鼻-鼻竇炎。本病以鼻塞、膿涕多,嗅覺障礙,或伴頭痛等症為主要表現。臨床上以慢性上頜竇炎和慢性篩竇炎多見。

  慢性鼻竇炎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慢性鼻竇炎的病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往往多種因素並存。

  一、感染因素

  微生物感染是形成慢性鼻竇炎的直接原因。其致病菌主要為化膿性球菌,亦有桿菌和厭氧菌,以及真菌感染,多為混合感染。感染的來源主要有:

  1、急性鼻竇炎未徹底治癒,病程遷延,這是最主要的。

  2、鄰近器官病變影響:如慢性扁桃體炎、小兒腺樣體炎,可致鼻腔長期受阻,引起鼻竇炎;由於上頜竇與長在長頜骨的牙齒相鄰,若有蟲牙(齲齒),引起牙根部感染,有可能引起上頜竇炎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3、其他原因:游泳時水入鼻腔,進入鼻竇,細菌隨之進入,可以引起鼻竇炎;坐飛機時,在飛機起飛或下降過程中,對於原有鼻腔疾病的患者來說,由於氣壓的改變,細菌有可能進入鼻竇,引起鼻竇炎,等等。

  二、鼻腔與鼻竇引流不暢

  1、鼻息肉、鼻中隔過度偏曲,使鼻腔不通暢,鼻竇開口處受阻,引起鼻竇內的炎症。

  2、變態反應性鼻炎、慢性鼻炎等病變時,鼻腔粘膜長期慢性充血,鼻竇開口處受阻,可進一步引起慢性鼻竇炎。

  3、鼻腔內長期存在異物,或鼻部手術後堵塞物久滯,阻塞鼻竇開口,導致鼻竇炎。

  三、免疫功能不足

  1、鼻黏膜區域性免疫功能障礙:由於環境汙染,鼻腔用藥不當(長期使用某些滴鼻藥、吹藥入鼻、長期洗鼻,等),治療不當(鼻甲微波、鐳射、部分切除、經常性化學燒灼等),造成鼻腔與鼻竇黏膜上皮的纖毛功能(其功能為將有毒有害物質向後排送而吐出)減退、區域性免疫功能不足(鼻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中,具有豐富的免疫活性物質,如多種免疫球蛋白、溶菌黴、干擾素等)等,可能是慢性鼻竇炎的因素之一。

  2、身體素質差,免疫功能低下,變態反應性體質,容易感受上唿吸道感染,引起鼻竇內細菌感染或真菌感染長期存在,並與變態反應性有一定關係,從而形成慢性鼻竇炎。

  3、全身性慢性疾病,以及嗜好菸酒過度,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產生慢性鼻竇炎。

  4、支氣管擴張,其中先天性支氣管擴張與慢性鼻竇炎同時發生,可能與染色體遺傳病有關;後天性支氣管擴張亦常與慢性鼻竇炎同時存在,機理不明。

  慢性鼻竇炎可以引起哪些併發症?

  成年人的慢性鼻竇炎可以引起以下併發症:鼻竇囊腫、鼻竇息肉、鼻腔息肉、萎縮性鼻炎、嗅覺障礙、中耳炎、鼻咽炎、咽炎、喉炎等;鼻竇炎可以引起頭昏腦脹,或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食慾不振;病情嚴重者,也可能引起視神經炎(視力障礙)、眼眶骨感染、顱內感染等;臨床上,一些鼻竇惡性腫瘤與長期的慢性鼻竇炎有密切關係。一般而言,兒童的慢性鼻竇炎危害更大。

  慢性化鼻竇炎的診斷要點有哪些?

  慢性鼻竇炎一般來講比較容易確診。如果病症狀典型,門診醫生檢查可以看到鼻道內有膿性分泌物,然後結合患者的主訴症狀、病史,即可以大體確診;如果症狀不典型,或明確是何鼻竇有炎症,則需要進行X線或CT檢查,目前多數均採用CT檢查。

  1、病史:多有感冒並引起流膿涕的病史,病程時間較長。

  2、主要症狀:

  (1)膿涕:流黃濁涕或綠涕,或白濁涕,病變越重,涕量越多。

  (2)鼻塞:病變越重,病變一側的鼻塞越重或越明顯。

  3、其他症狀:

  (1)由於鼻塞,炎症分泌物中的毒素被吸收,可以引起頭痛、頭昏。

  (2)由於鼻塞,可以引起嗅覺障礙。

  (3)可能伴有上述併發症的各種症狀。

  4、鼻部檢查:鼻甲腫脹,鼻道內有膿性分泌物。或伴有鼻甲息肉樣變、鼻息肉;引起繼發性萎縮性鼻炎者,則鼻甲變小。

  5、X線或CT檢查:是診斷鼻竇炎的重要依據。可見患病鼻竇內黏膜增厚、模煳,或見有鼻竇內軟組織陰影(多屬於鼻竇內息肉)或積膿陰影;可見鼻竇開口處是否通暢。

  西醫如何治療慢性鼻竇炎?

  西醫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鼻腔與鼻竇引流通暢、消除炎症、預防併發症。根據這三個目的,因此靈活地採用各種方法,並相互配合地使用。這些方法主要有三類,即保守療法、輔助手術療法、手術療法。

  一、保守療法

  1、鼻腔滴藥:一般有二類藥物,即減充血劑、消炎劑。

  (1)減充血劑滴鼻:主要目的是使鼻腔黏膜收縮,以減輕鼻黏膜的充血與腫脹、收縮鼻竇開口處的黏膜,從而有利於保持鼻腔與鼻竇的引流通暢,減輕鼻塞及由於鼻塞引起的各種症狀。常用的減充血劑有:1%麻黃鹼滴鼻液、賽落唑啉鼻霧劑(諾通)、鹽酸羥甲唑啉滴鼻液(達芬林)、鹽酸萘甲唑林滴鼻液等。但目前此種方法比較少用。

  其中值得特別強調的是:

  對於減充血劑,不宜長期使用,可以考慮用三天、停三天的方法,以延長使用日程,減少由於減充血劑長期滴鼻可能造成藥物性鼻炎併發症的風險。

  但是,現在有些人聽說減血劑有可能引起藥物性鼻炎,於是乾脆就不去使用它,這也是不正確的,或屬於誤解。減充血劑的作用主要是收縮鼻黏膜,通過收縮鼻黏膜後,即可以開放鼻道,特別是開放鼻竇開口,從而有利於鼻竇內的分泌物排出,減輕鼻塞的症狀,減輕由於鼻竇內分泌物瀦留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如頭痛、頭昏),促進病情好轉或更快地好轉。因此,使用減充血劑也是極為需要的。

  (2)消炎劑滴鼻:主要目的是消除鼻腔與鼻竇的慢性炎症,從而促進鼻竇炎的好轉。常用的藥物有抗生素類滴鼻液,收斂類製劑,如鼻炎淨(奈米銀抗菌水凝膠)、10%弱蛋白銀,激素類製劑,如曲安奈德鼻噴霧劑(在伴有變態反應性的病變時使用),抗組胺類製劑,如氮淖斯汀鼻霧劑(在伴有變態反應性的病變時使用),以及中藥類製劑。

  2、口服消炎藥:

  (1)抗生素類:由於慢性鼻竇炎時,雖然存在有細菌感染的情況,但細菌感染並不占主導地位,而且慢性炎症時細菌對消炎藥並不敏感,因此,較少使用消炎藥物治療。但近年來,有些人主張可以採用小劑量抗生素長期應用,並有很多臨床報道,認為具有較好效果,但應當密切注意肝功能變化,以免引起肝損害或其他併發症。臨床上,治療慢性鼻竇炎的常用消炎藥主要是:紅黴素、羅紅黴素、克拉黴素、阿奇黴素,這四種抗生素均屬於大環內脂類抗生素,並可與中藥同時應用。

  (2)促進黏膜上皮纖毛清除與排洩功能製劑(促排劑):常用藥物有標準桃金娘油腸溶膠囊(吉諾通)、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切諾)。此類藥物亦有直接的殺菌與抑菌作用。可單獨用藥,亦可作為抗生素的輔助用藥。

  (3)免疫功能調節劑:目前常用的新藥有萬適寧(匹多莫德片)。可用於細胞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反覆發作的鼻竇炎,用以減少急性發作的次數,縮短病程,減輕發作的程度。一般需要連續使用60天。

  (4)制黴菌製劑:用於黴菌性(真菌性)鼻竇炎。

  3、取代療法:特別適合於兒童全組鼻竇炎。其方法是將藥液(1%麻黃鹼、慶大黴素、生理鹽水等)大量滴入鼻腔,然後用負壓吸引反覆抽吸,由於負壓的作用,將鼻腔內的膿性分泌物吸出,而使藥液進入鼻竇,從而起到清洗鼻竇與藥物直接作用於病變區域性的作用。每天1次,連續幾次後即可取得減少膿涕、改善鼻塞與由鼻塞引起的各種症狀。

  4、上頜竇穿刺沖洗:適合於慢性上頜竇炎。將上頜竇內膿性分泌物沖洗乾淨,將消炎藥物注入上頜竇並保留之,具有較好效果。

  二、手術治療

  一般慢性鼻竇炎經過保守治療無效後可以選擇手術治療,針對導致鼻腔與鼻竇炎引流不暢的阻塞性變病採用手術的方法,以有利於鼻腔與鼻竇的引流通暢,從而起到有助於其他療法對鼻竇炎的取得治療的效果。主要方法有:

  1、鼻中隔矯正:適用於伴有明顯鼻中隔偏曲的患者。

  2、鼻息肉摘除:適用於伴有鼻腔息肉的患者。

  3、鼻內鏡下鼻竇開放術。

  4、其他:如果有鼻甲息肉樣變,可以對病變鼻甲進行必要的手術處理,如微波、鐳射、等離子手術。從而有利於改善鼻腔與鼻竇的引流通暢。

  慢性鼻竇炎手術適應症範圍。

  需要手術治療的主要適應證是:

  (1)鼻中隔偏曲明顯,需要矯正時,應當行鼻中隔矯正手術,可以考慮同時行鼻竇功能性內窺鏡手術;

  (2)鼻腔有息肉,妨礙鼻腔與鼻竇的引流不通暢,應當行鼻腔息肉摘除手術,亦可以考慮同時行鼻竇功能性內窺鏡手術;

  (3)鼻竇有息肉或較大囊腫,不利於炎症的儘早消退,應當手術清除鼻竇病變;

  (4)在CT片上,鼻竇解剖異常,鼻竇的引流受阻,病程較長,症狀明顯,保守治療效果差,應當手術治療;

  (5)慢性鼻竇炎,竇腔內黏膜有軟組織密度影象(可能是黏膜肥厚、鼻竇息肉),可以考慮手術;

  (6)慢性鼻竇炎,患者強烈要求手術治療,有可能取得更快的效果,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但小兒與未成年人,一般不宜手術治療,或可考慮進行功能性內窺鏡手術。

  手術療法的效果因人而異(各人體質、病情不同,以及手術質量所決定的)。應當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手術的效果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在患者體質較好、手術質量也好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但有些患者體質較差,平時就很容易感冒,鼻竇炎的病情也比較複雜,或再加手術質量不高,以致效果不很理想的情況也不是很少見的。由於近些年來,對慢性鼻竇炎進行手術的技術不斷提高,使得進行慢性鼻竇炎的手術操作更為容易(功能性內窺鏡手術),再加上西醫對慢性鼻竇炎的保守療法本來就沒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西醫對慢性鼻竇炎採用手術治療的情況的也越來越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手術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或主要問題,但不能解決慢性鼻竇炎慢性炎症的全部問題,尤其是那些身體素質差(抵抗力弱)的患者,就更不能指望通過1次手術後即可痊癒。這些患者手術後的頭幾個月可能症狀顯著改善,感到較為滿意,但幾個月後,又將逐漸出現鼻塞、流膿涕,或頭痛等症重新出現了。因此,在西醫手術治療後,最好是配合中醫藥繼續系統地治療一段時間(2個月左右),以便療效鞏固,難以復發。只要有半年至一年左右不出現感冒,或偶爾感冒後能夠迅速治療,控制炎症不遷延,慢性鼻竇炎也就不容易復發了。所以,在不具備手術適應證,以及能夠運用保守療法(特別是以中醫藥治療為主的保守療法)能夠取效的情況下,是可以不需要手術的。

  慢性鼻竇炎伴有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甲息肉樣變、鼻竇囊腫、鼻竇息肉時,如何治療?

  慢性鼻竇炎伴有鼻息肉、鼻甲息肉樣變時,多因慢性鼻竇炎的長期所致;或伴有鼻中隔偏曲時,這些病情都變妨礙鼻腔與鼻竇的引流通暢,不利於鼻竇炎的治療,還能加重或引起鼻竇炎的,對於此類病情,運用中藥效果差或無效,最好採用輔助性手術方法,先將這些問題解決,然後服中藥,效果才更好。

  如果有鼻竇息肉,對於息肉的處理一般宜手術為主。如果有鼻竇囊腫,建議也建議選擇手術治療。

  如何預防慢性鼻竇炎的復發?

  慢性鼻竇炎的復發主要因為感冒而引起,因此預防感冒就是預防慢性鼻竇炎復發的最好方法。預防感冒的方法主要有:

  (1)積極煅燒身體,增強體質,增強抗病能力。

  (2)每天用冷水洗面(常年性),以增強鼻部的抗寒能力(月經期不宜,尤其在冷天);容易感冒的人,可以經常性地用手指上下搓鼻背兩側1-2分鐘,每天若干次。

  (3)適時增減衣服。以免受涼、受熱太過。

  (4)自覺感冒了,趕快服治療感冒的藥物以控制(藥物選擇根據患者本人的經驗即可),可以使之免發;否則,感冒的自然病程有幾天,就可以引起慢性鼻竇炎急性復發。

  (5)女性在月經期容易感冒,應特別注意。

  慢性鼻竇炎能不能完全治癒?

  1、通過醫學治療,慢性鼻竇炎的症狀可以完全消失,但並不能稱為治癒。因為醫學上的治癒,必須各種檢查完全正常,才能稱得上治癒。而慢性鼻竇炎,即使沒有症狀,在檢查時,也可能存在陽性(病變)的體徵,特別是X線或CT檢查時可以發現。但只要不再復發,時間長了,這些陽性體徵也是可以完全消失的。這種情況,就是自愈,而不是治癒。

  2、臨床上,醫生治療慢性鼻竇炎,或病人接受治療後,只要有相當一段時間有關症狀基本消失(無明顯鼻塞,或只是偶爾鼻塞;如無粘涕擤出;無頭痛),也是可以暫停治療的,只要身體各方面的情況較好,注意預防感冒,今後不(至少半年內)再復發感冒引起慢性鼻竇炎復發,時間長了,慢性鼻竇炎也就可以基本自愈了。這一情況,也不是治癒,而是自愈。實際上是身體抵抗力強了,雖然醫學治療並未將慢性鼻竇炎的陽性體徵(其中特別是X線或CT的鼻竇檢查時的陽性體徵,主要是黏膜增厚)完全消除,但經過較長時間身體的自行修復,也就完全恢復正常了。

  所以說,慢性鼻竇炎在多數情況下不是“治癒”,而是靠“自愈”,靠身體的自行修復。但這絕不是講不需要醫學治療,醫學治療是非常必要的,而身體的自行修復也是很重要的。

  實際上,還有有很多慢性疾病也存在在類似情況,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變態反應性鼻炎等等,也是靠“自愈”,而不完全是醫學“治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