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科 主治醫師 楊榮衛

  1、注意病人一般情況,如在急性期,應住醫院中(一般1~4周內)。應觀察病人呼吸情況,注意是否發燒、顫抖、出汗、煩躁不安,大小便是否通暢。如果輸液,更應注意尿量是否增加,如有傷口,要注意敷料是否乾燥,有無滲血、滲液,有引流要注意流液情況,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或護士。

  2、每2小時翻身一次,頸部受傷或手術病人要軸向翻動(即頭和軀體同時翻動,不能在翻身時造成頭部轉動)。防止壓瘡,骨突起部要墊起(頭後枕部、肩胛部、骶尾部、雙髖部、雙內外踝部、足踝部、雙膝關節部),但注意不要使用圓形氣墊,因為這樣墊會引起靜脈血流不好。骨突起部要用手輕輕按摩,有顏色改變要讓醫生看。

  3、病人需移換床、外出坐輪椅,均需3~4個人共同協作平抬患者(站於一側),完成轉移,如果自行轉移還不會,需要有2個人抬病人由床邊轉移至輪椅。在人手不夠時也可由一個人按照特殊體位轉移病人,即雙膝抵住病人雙膝,上身移至病人身後,雙手拉住病人後側腰帶或褲邊,上身向後用力,病人上身靠在助手上身背側,兩點一前一後(左轉時,右足在前,右轉時,左足在前),緩慢移動,1個人亦可完成轉移動作。當然病人不能坐位穩定則不可執行這種轉移方式,在病人經過正規康復訓練後,如能自行轉移,亦在早期應有人保護,防止摔倒外傷。

  4、多吃營養食品和水果,注意大便情況,超過3~7天無大便,要在肛門內快速注入開塞露2支,過於乾燥要戴手套(乳膠)挖出,手要輕柔,防止肛裂,同時可口服一些蜂蜜,緩瀉藥(如番瀉葉泡水或中藥麻仁潤腸丸等)。

  5、活動各個關節,尤其的癱瘓部位以下大小關節均需要活動,要輕柔,每個關節活動為每日2次,每次1~2分鐘,要按正常關節活動範圍活動。

  6、注意雙下肢有無腫脹,如腫脹為深靜脈血栓出血,不要在活動,要稍抬高患肢,並請醫生檢查。

  7、如活動後肢體腫脹,有青紫色,則有可能有肌腱裂傷或骨折出現,要停止活動,並請醫生檢查。

  8、要安慰病人安心養病,鼓勵病人戰勝殘疾的信心。

  9、蓋被時,足下要放一軟枕,使得關節保持90°,不要用被壓足部,防止造成足下垂。

  10、病人的體位一般為側臥、仰臥位,如果骶尾骨部有壓瘡,也可俯臥位。當然,病人病情穩定後也可採用坐位。任何體位的變換,必須經醫生護士指導過遵照執行。一般說頭頸、胸、腰部不應有扭動,各種體位均應有軟墊支援,並且保護骨突出部,應使姿勢穩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