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腸病是消化系統的一大疾病群,目前診斷水平與治療效果均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普及率低
多數醫師都是傳統模式訓練出來的,對這個疾病群的認識非常侷限,更多習慣於器質性疾病的診治處理流程。
2、治療瓶頸突出
隨著疾病損傷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新的診斷不斷給出,人們突然發現,我們面對許多診斷所能給予的幫助非常有限,甚至就沒有!
3、治療混亂
因為這群疾病具有長期性、反覆性、低致命性、低生活質量、高費用、多焦慮抑鬱、表現雜亂的特點,多數醫師的處理都是採取消除症狀、減輕不適、精神安慰、生活指導等。
中醫並無功能性胃腸病的疾病概念,但是,這些表現在中醫均屬於脾胃病的範疇,並且涉及對五臟六腑不同的程度影響,總之,在中醫看來,脾胃系統的先天不足是產生功能性胃腸病的基礎!
由於每個人的五臟六腑稟賦天生就存在差異,這就會在各種損傷因素的影響下,產生變化莫測的複雜性功能性胃腸病,導致表現、體徵、診斷、治療、預防指導的難以統一,特別是長期反覆的損傷後,會導致營養、免疫、代謝、內分泌、神經、精神、心理、生長、發育、衰老等方面的繼發性損傷,在中醫看來就是氣血、精氣、臟腑氣機、陰陽、元氣等的損傷,導致疾病的發生發展走向複雜化。
中醫認為,這些疾病的處理必須遵循恢復正常氣機、補充氣血、消除陰陽失衡的原則,治療的基礎就是充分把握“脾胃為後天之本”的指導思想,把脾胃功能的重建放在首位,建立重建的方案和步驟,爭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而診治這些疾病的中西醫醫師就需要充分把握兩個專業的特點優勢,區別對待使用各自的優勢與手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