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急救中心 主任醫師 李濤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嚴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壞死。常見原因主要有冠狀動脈管腔內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痙攣,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斑塊下出血等。此病是突發而危險的急症,發病前部分病人可有先兆症狀。如自覺心前區悶脹不適、鈍痛,疼痛有時會向手臂或頸部放射,伴有噁心、嘔吐及出冷汗等。此時要立刻停止任何重體力活動,避免情緒激動以減輕心肌耗氧量,同時口服硝酸甘油片或亞硝酸異戊酯等速效擴血管藥物,部分病人可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

       由於寒冷刺激可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誘發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患者寒冷季節外出時要注意保暖,調整外出鍛鍊時間,避免長時間接觸冷水等以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
       當急性心肌梗塞發生時,患者自覺胸骨下或心前區劇烈而持久的疼痛,同時伴有面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症狀,部分高齡老人或糖尿病患者無劇烈胸痛感覺,或由於心肌下壁缺血表現為突發性上腹部劇烈疼痛,但其他症狀會表現更加嚴重,休息和服用速效擴血管藥物不能緩解疼痛。一旦發生上述症狀應立即撥120急救電話或附近醫院電話。在救援到來之前,可深呼吸然後用力咳嗽,其所產生胸壓和震動,與心肺復甦中的胸外心臟按摩效果相同,此時用力咳嗽可為後續治療贏得時間,是有效的自救方法。

  據醫學統計表明,在心肌梗塞發生的最初幾小時是最危險的時期,大約有2/3的患者在未就醫之前死亡。而此時慌亂搬動病人、揹負或攙扶病人勉強行走去醫院,都會加重心臟負擔使心肌梗塞的範圍擴大,甚至導致病人死亡。
  因此,急救時患者保持鎮定的情緒十分重要,家人或救助者更不要驚慌,應就地搶救,讓病人慢慢躺下休息,儘量減少其不必要的體位變動。對精神極度緊張的病人,如果血壓正常或偏高,可給予10毫克安定口服,但發病後血壓低者,禁用安定,以免加重休克。
  在等待期間,如病人出現面色蒼白、手足溼冷、心跳加快等情況,多表示已發生休克,此時可使病人平臥,足部稍墊高,去掉枕頭以改善大腦缺血狀況。如病人突發昏迷或抽搐,提示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家人且不可將其抱起晃動呼叫,而應立即採用拳擊心前區使之復跳的急救措施。

       心肺復甦是建立有效血液迴圈保證大腦等重要臟器灌注、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對呼吸心跳驟停驟停病人實施越早,搶救成功率越高,目前國內外認為,從病人呼吸心跳驟停到實施心肺復甦,5分鐘內是黃金時間,超過5分鐘者搶救成功率顯著降低。但筆者在臨床急救中發現,由於我國急救網路尚待完善,加之道路擁堵等原因,120從接診至到達現場,往往需要一個過程,使很多病人失去了最佳搶救時間。因此,筆者在此呼籲從政府角度加大急救投入,完善急救網路,逐漸向海陸空立體空間發展,使更多的危重病人得到及時搶救。另外建議在初中或高中設立心肺復甦課程,在社群建立心肺復甦培訓場所,提高全民搶救意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