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傷科 副主任醫師 吳軍豪

  跟痛症是由多種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腳後跟)疼痛,其與勞損和退化有密切關係,是中老年常見的臨床症狀。中醫認為腎陽不足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跟痛症是跟骨周圍不同的組織發生病變引起的一組綜合症狀。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難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結節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

  病因病機:

  1、跟腱止點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鞋的後面與跟骨結節之間反覆摩擦,導致跟骨結節處滑囊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發生本病。

  2、跟骨下脂肪墊炎:一般患者有外傷史,多因走路時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傷,引起跟骨負重點下方脂肪組織損傷,區域性充血、水腫、增生。

  3、跟骨骨骺炎:本症只發生於跟骨骨骺出現到閉合這段時間內,所以本病多發生在少年發育生長期。

  4、跖筋膜炎:本病因長期的職業關係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在其起點處因反覆牽拉發生充血、滲出,日久則骨質增生,形成骨刺。

  5、腎虛性跟痛症:年老體弱或久病臥床,腎氣虛衰,則骨萎筋弛,跟下脂肪墊部分萎縮,骨骼發生脫鈣變化而致。

  在中醫學屬於“骨痺”範疇,發病原因多與老年腎虧勞損,外傷和感受寒溼有關。

  治療建議:本病在急性期間應注意適當的休息,減少負重,控制劇烈運動。治療方面用中藥內服、膏藥外敷、中草藥薰洗等方法可起到緩解病痛的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