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趙玉紅

  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不僅我們醫護人員需要在院內對其進行疾病相關的指導,更重要的是患者家屬及其照顧者,以及患者本身,在生活方式中積極配合與調整,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發生的風險。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養成怎麼樣的生活方式及自我管理的習慣呢?

  1、均衡膳食。

  2、規律運動。

  3、戒菸限酒。

  4、控制體重。

  目標:超重和肥胖者在6~12個月內減輕體重5%~10%,使BMI維持在18.5~23.9kg/m2。

  腰圍控制在:男≤90cm、女≤85cm。

  推薦措施:每次就診評估BMI和/或腰圍,通過體力活動、降低熱量攝入來維持或降低體重。

  (5)控制血壓。

  目標:<130/80mmHg。

  推薦措施:開始或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壓>=130/90mmHg開始進行降壓治療,首選CCB類藥物(藥物名稱一般為xx地平),並作為聯合用藥的基礎,另外可以選用β受體阻滯劑、ACEI、ARB等。

  (6)控制血脂。

  干預方式的選擇取決於基線膽固醇水平及其心血管危險分層。低、中危患者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要措施。經過2-3個月的生活方式治療其LDL-C(一般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仍不能達標者,可考慮藥物治療;對於高危患者,應在強化生活方式干預同時積極啟動他汀類藥物治療。

  推薦措施:開始或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飽和脂肪酸佔總熱量的比例(<7%)、反式脂肪酸和膽固醇(<200mg/d)的攝入;增加植物固醇(2g/d)的攝入。增加體力活動並控制體重。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降低非HDL-C的治療選擇:加大他汀藥物劑量,或他汀常規劑量聯合使用依折麥布,或他汀類藥物加用貝特類藥物或煙酸治療。

  (7)糖尿病控制。

  目標:糖化血紅蛋白<7%。

  推薦措施:改變生活方式,使用降糖藥物。強化其他危險因素的控制。包括控制體重、控制血壓和控制膽固醇。與內分泌專家配合共同進行糖尿病管理。

  (8)預防血栓。

  若無禁忌證,所有冠心病患者出院後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治療,因存在禁忌症而不能應用阿司匹林者,可用氯吡格雷(75mg/d)替代。服用他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發生ACS或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患者,需聯合使用阿司匹林(75~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治療一年。另外也建議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

  下列兩種藥物可替代氯吡格雷:普拉格雷10 mg/d或替卡格雷90mg/d。

  接受CABG的患者,建議術後6小時內即開始使用阿司匹林,以避免橋血管閉塞,術後1年內堅持使用阿司匹林100mg/d,如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使用氯吡格雷75 mg/d替代。

  對於需使用抗凝藥物的冠心病患者,如合併心房顫動、人工瓣膜置換術後、左室血栓或靜脈血栓,使用華法林的同時,阿司匹林的劑量宜偏小(75mg/d),但華法林的抗凝治療強度仍應達標。

  溫馨提示:具體用藥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