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痛患者中最易被忽視的疾病是髖關節撞擊徵。
2003年Ganz等提出髖關節撞擊綜合徵(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的概念。髖關節撞擊綜合徵是因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股骨頭滑脫、髖臼內陷、創傷、手術過度矯正及其他原因導致的一組髖關節症候群,主要表現為青少年和中年患者間斷或持續性腹股溝區疼痛,在下蹲、彎腰、抬腿、爬山等屈髖動作時誘發疼痛或加重,伴髖關節活動受限。部分患者表現為髖部無力、打軟、假性交鎖。該疾患可導致髖關節相應部位盂脣損傷、軟骨損傷,晚期發展為骨關節炎。濟南軍區總醫院骨病科付志厚
髖臼過度覆蓋所造成的髖關節撞擊被稱為鉗型撞擊。其主要因素是過度覆蓋,如髖臼後傾、髖臼內陷、髖臼內突等。髖臼發育不良、股骨頭骨骺滑脫、創傷、手術過度矯正等可導致髖臼後傾。股骨頸側增生所造成的髖關節撞擊被稱為凸輪型撞擊。其主要因素是股骨頭頸交界處的偏心距不足,如股骨頭不圓、頭頸交界區增生等。股骨頭壞死、股骨頭骨骺滑脫、扁平髖等造成的頭頸交界區增生,使得屈髖的同時內旋時頭頸交界部與髖臼外上緣產生撞擊。
髖關節撞擊徵的診斷主要根據症狀、體徵、輔助檢查,查體可見撞擊徵,"4"試驗陽性。在骨盆正位片上表現為髖臼前後緣線的“交叉徵”,為鉗型撞擊。 X線片看到頭頸交界區外緣的骨骼飽滿、凸出、囊性變等,為凸輪型撞擊。CT、核磁共振也可明確診斷。
診療方法,輕者可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往往須手術治療,藉助髖關節鏡等微創外科技術,可以實現治療上的突破。通過2-3個5毫米的切口將專用工具引入關節腔中。由於在電視螢幕上進行手術操作,醫生能夠有效地進行髖關節腔的清理,去除引起撞擊的骨贅,修補損傷盂脣,促進損傷關節軟骨修復等手術步驟。手術創傷小,術後患者恢復快,一般不影響生活自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