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病科 主治醫師 曲新濤

  成人獲得性平足症(Adult Acquire FlatfootDeformity)是指有症狀的成年人繼發性扁平足。引起繼發性扁平足的原因有很多,如關節退變、創傷、糖尿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神經性病變、腫瘤、脛後肌腱功能不全(Posterior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PTTD)等。PTTD被認為是引起成人獲得性平足症最常見的原因,但也可以是各種平足症的結果。

  一、病因與病理

  (一)引起繼發性足弓塌陷的原因

  1,各種原因引起的脛後肌腱功能不全。

  2,關節病變。距舟關節,跖跗關節。類風溼性關節炎時的足部關節破壞。

  3,醫源性,如高弓足的過度糾正。

  4,創傷。 跟骨骨折畸形癒合,距舟關節骨折,Lifranc損傷,脛後肌腱挫傷,彈簧韌帶的損傷。

  5,繼發於糖尿病或外周神經病變的神經性骨關節病(Charcot關節)

  6,神經肌肉病變。 顱腦損傷,腦癱,脊髓灰質炎,神經損傷。

  7,足部腫瘤

  8,孕婦由於體內內分泌的改變,全身很多關節韌帶的鬆弛,同時體重的增加,使足部受到更大的壓力,長生足弓的改變。

  (二)內側縱弓的塌陷引起足的結構的改變。

  1,跟腱攣縮。內側縱弓的塌陷後,跟腱作用於踝關節的力矩減小,跟腱的牽拉力不能有效地通過堅硬的足弓傳達到前足部,為了推動身體向前,抬起足跟,跟腱需要變得更短、更緊、更有力。

  2,中足的鬆弛。中跗關節不能鎖定。

  3,前足的移位。內側縱弓的塌陷後,距骨跖屈,跟骨向後半脫位,跟骨前結節不再支撐距骨頭。為了適應這種位置,前足和中足均圍繞著距骨向背側和外側移位。前足外展,足的外側柱短縮。

  4,脛後肌腱應力加大,易發生脛後肌腱勞損。嚴重者可有足內側韌帶的損傷,如彈簧韌帶和三角韌帶等。

  5,距下關節旋前,跟骨外翻。

  6,中足的不穩定使距下關節和距舟關節長時間處於異常位置,久而久之,這些關節發生退變,成為固定性的畸形。這樣會使踝關節承受更大的應力,最後導致踝關節退變。

  (三)脛後肌腱功能不全的原因

  各種原因引起的脛後肌腱的急、慢性腱鞘炎,肌腱退變及不同程度的肌腱撕裂和斷裂,均可使脛後肌腱不能發揮其正常的作用,此種狀態又被稱為脛後肌腱功能不全。目前認為脛後肌腱功能不全是成人獲得性偏平足的最常見原因,是中、老年人常見足部病變。脛後肌腱功能不全可以有多種原因引起,如創傷,過度使用,炎症,肌腱退變,感染,激素注射,肌腱解剖結構異常,穿鞋不合適等。脛後肌腱損傷後,足不能很好地完成中跗關節的鎖定,因而足不能形成堅硬槓桿,以有效地推進身體向前。足的內翻、跖屈功能障礙,久而久之維持足弓的其他韌帶(如彈簧韌帶複合體)關節囊亦發生撕裂,導致足的多種畸形出現。如前足外展,內側縱弓塌陷,跟骨外翻,跟腱攣縮等。

  (四)脛後肌腱功能不全病理型別有1,脛後肌腱完全從舟骨上撕脫或副舟骨撕脫導致創傷性關節炎。2,脛後肌腱在內踝後完全斷裂。3,脛後肌腱縱行撕裂而未完全斷裂。4,腱鞘炎、腱周炎,伴或不伴肌腱炎,但肌腱無斷裂。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一般多發生於中年女性,尤其是長時間從事站立工作者。緩慢發病,既往足弓正常,以後發現足弓逐漸塌陷。患者常常不能回憶起有過急性創傷病史。患者常以踝部疼痛、足弓扁平、不能穿正常的鞋等來醫院就診。病史可為數月到數年,發病常以內踝下疼痛開始,此時易被診斷為內踝部扭傷。隨著內側足弓的減小,跟骨逐漸外翻,跟骨和腓骨或跟骨和距骨的撞擊,引起外踝前下方的疼痛。另一個發病的人群是青壯年喜好運動者,他們一般有過急性踝部創傷史,脛後肌腱挫傷或斷裂。

  檢查可見踝關節腫脹,尤其是在內踝的後下方、脛後肌腱走行的部位。從足的後方觀察這種足的腫脹可能更為明顯。較嚴重的患者可出現足弓減低,舟骨結節突出,跟骨外翻,前足外展。隨病史長短的不同,這種畸形可以是可復性的,即足弓在非負重狀態下存在,負重以後消失,距下關節活動存在;也可以是僵硬性的,足弓在非負重時即已消失,且足部畸形不能被動糾正。讓患者自然站立,前足出現外展時,從足後部觀看,比正常看到更多的外側足趾,即“多趾徵”陽性。

  在內踝下到脛後肌腱舟骨結節止點處可有壓痛。讓患者外翻患側跟部,可更容易觸及脛後肌腱。脛後肌腱的患者,可能不宜觸及肌腱、感覺肌腱間有間隙或肌腱有增粗。檢查踝關節、距下關節和中跗關節活動,一般踝關節活動不受影響。在僵硬性平足症患者,距下關節和中跗關節活動明顯受限,外翻的跟骨不能被動糾正。

  患者可有脛後肌腱力量力量減弱,或讓患者單足或雙足抬起足跟,如患足出現無力或疼痛,稱為提踵試驗陽性。成人獲得性平足症患者常合併有跟腱攣縮。如果膝關節伸直時,踝背伸受限;而在膝關節屈曲時,踝關節背伸度增加,說明為腓腸肌攣縮。因為腓腸肌同時跨越了踝關節和膝關節,屈膝後放鬆了腓腸肌。相反,如果無論伸膝還是屈膝,踝關節背伸均受限,說明跟腱有攣縮。

  為了更好地瞭解脛後肌腱功能不全的病變過程,並能指導治療,Johnson和Strom於1989年將脛後肌腱功能不全分為3期,以後Myersom又增加了第4期。2007年Bluman,
Title 和Myerson 進一步改良了該分類法:    

  1期:炎症期

  A型:滑膜炎

  B型:肌腱部分斷裂,無畸形

  C型:肌腱部分斷裂,後足輕度畸形

  2期:後足外翻

  A1型:合併可復性前足內翻

  A2型:固定性前足內翻

  B型: 前足外展

  C型: 內側柱不穩定

  3期:固定的後足外翻

  A型:後足外翻

  B型:前足外展

  4期:踝關節外翻

  A型:後足外翻、可復性踝關節外翻,無明顯關節炎

  B型:後足外翻、固定性或可復性踝關節外翻,有明顯關節炎

  X線檢查
負重位患足的前後位X線上可見,舟骨對距骨的覆蓋不足,距跟角增大,舟骨向外側半脫位。側位可見足弓高度減低,距骨軸和第1跖骨之間角度減小或反向,距骨軸和跟骨縱軸角度增加。負重位踝關節X光片應注意有無距骨傾斜。足踝部X光片上還應注意有無跗間關節、距下關節和踝關的狹窄、增生等表現。

  CT 對骨的異常有更好的顯示。如關節炎、跗骨連線和骨折畸形癒合等。

  超聲檢查具有價格較低,可檢查肌腱靜態和動態的變化,可侷限於患者疼痛部位檢查,檢查時間短,不受體內金屬的影響,沒有射線輻射等優點。但檢查者要有一定的經驗,方能夠分辨出脛後肌腱的各種病變。

  MIR可以從多個平面對脛後肌腱及其周圍結構進行評價。可顯示出脛後肌腱的撕裂、退變和腱鞘炎等病變。

  四、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1,減少活動,必要時可用石膏固定4~6周。

  2,理療。

  3,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物。

  4,足弓支援墊、跟內側墊高足墊和足踝支具(Ankle Foot
Orthoses,AFO)。如美國加州大學生物力學實驗室設計的支具(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iomechanics
Laboratory orthosis
,UCBL),用以糾正鬆弛性的前足和後足畸形,具有支撐內側足弓,同時推擠跟骨外側壁和支撐第5跖骨幹的外側緣,使足維持於足墊中。其他使用較多足踝支具有Arizona
AFO、各種行走靴等,均具有限制足踝關節活動,減少足的負重,糾正畸形的作用。孕婦由於生理變化引起的平足,使用足弓支援墊可保護足部的肌腱和韌帶結構,防止以後引起永久性扁平足。

  5,穿硬底的鞋,以達到對足底有效支撐,搖椅底的鞋可減少行走時足踝部應力。 對於踝關節有病變者,為減輕症狀,可穿行走靴。

  (二)手術治療

  如果非手術治療失敗,可根據病變型別選用相應手術治療。

  1.
對1期患者,手術切除發炎的腱鞘和腱周組織,可以減輕症狀。但此手術並不能改變足的其它異常,長期效果並不好。現已很少單獨使用。肌腱炎致使肌腱退變切除病變的肌腱後,可以直接縫合或用屈趾長肌腱加強脛後肌腱。

  2.
2期病變的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加強脛後肌腱、糾正跟骨外翻合足的外展、穩定足的內側柱、保留距下關節的活動。由於足的畸形是可復性的,可以通過軟組織和截骨手術糾正畸形保留關節活動。

  肌腱撕脫於舟骨結節或副舟骨關節炎,切除副舟骨後脛後肌腱重建於舟骨。撕裂或斷裂的肌腱,切除病變肌腱後可以直接縫合,不能縫合者,用其他肌腱重建。

  對於內側柱不穩定者,需要行距舟、舟楔或跖楔關節融合。

  脛後肌腱功能不全者,可以使用屈趾長肌腱或屈拇長肌腱移位重建脛後肌腱,但單純脛後肌腱重建手術效果並不滿意,常需要同時行跟骨內移截骨,達到雙重肌腱移位的效果。

  足的外展可以通過跟楔關節植骨融合或跟骨頸部截骨植骨延長足的外側柱予以糾正。

  彈簧韌帶複合體退變、撕裂時,其修復重建也很重要。跟腱攣縮時,需要區別是跟腱攣縮還是腓腸肌攣縮,前者行跟腱延長術;後者,一般只做腓腸肌的延長,如果此時也做跟腱延長可能會引起患者踝關節行走時跖屈無力。

  近些年來,已有應用距下關節阻滯術治療2期成人獲得性平足症的報道,此手術使用內植物植入跗骨竇,使距下關節仍有部分的活動。根據需要以後還可取出內植物,完全恢復關節活動。

  3. 3期病變,足的畸形已固定,需要行距下關節融合或結合距舟關節融合,甚至三關節融合,以糾正畸形、穩定關節。

  4. 4期病變可能需要行三關節融合、四關節融合或人工關節置換加距下關節融合。

  對於肌腱的手術,術後需要石膏固定踝關節輕度跖屈內翻位。4周後去除石膏,開始踝關節度活動練習,6周後開始肌肉力量的練習,並穿可行走靴部分負重,8周後可完全負重行走,繼續進行踝關節功能鍛鍊。完全的功能恢復一般需要6-8月。

  行關節融合者,石膏固定需要6周。如果骨癒合滿意,可穿行走靴部分負重行走,並開始輕柔的活動沒有固定的關節,以後逐漸增加活動度及肌肉力量的練習。12周後複查X線,骨完全癒合後,開始負重行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