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主任醫師 龔樹生

  鼓膜瘢痕化產生鼓室硬化症,鼓室硬化亦稱鼓室玻璃變性,系鼓室粘膜上皮下沉積有斑塊狀膠原組織,多發生在鼓膜室粘膜和聽骨上,發生於鼓膜上者仍稱為鈣化斑,使鼓室粘膜變成乳皮樣物質,覆蓋著聽骨、卵圓窗和圓窗周圍,與骨質粘著,好像塗上一層包膜,累及上鼓室者較重,累及下鼓室者較輕,錘骨、砧骨、鐙骨及肌腱等處最易受累,因此造成耳聾者甚多。此症18世紀即被Cassebohm發現,但未引起重視,直到近代(1955年)進行大量顯微耳科手術後始被臨床關注。
  1、耳硬化:
  耳硬化是骨迷路緻密板層骨因局灶性地被富含細胞和血管的海綿狀新骨代替,而產生的疾病,它可無症狀存在,僅見於尸解,多數應病灶累及鐙骨或耳蝸產生聽力障礙而出現臨床症狀,本病多見於白種人,發病率有明顯地域差別,中青年起病者多,女性約為男性的2.5倍。耳硬化症無中耳炎史,鼓膜正常,進行性耳聾,鑑別不難。
  2、粘連性中耳炎:
  粘連性中耳炎(adhesive otitis media)是中耳內纖維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是既往中耳炎症的結果。常於兒童時期發病。鼓膜瘢痕化與粘連性中耳炎很難鑑別,有時需依靠手術探查方能確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