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瘢痕化產生鼓室硬化症,鼓室硬化亦稱鼓室玻璃變性,系鼓室粘膜上皮下沉積有斑塊狀膠原組織,多發生在鼓膜室粘膜和聽骨上,發生於鼓膜上者仍稱為鈣化斑,使鼓室粘膜變成乳皮樣物質,覆蓋著聽骨、卵圓窗和圓窗周圍,與骨質粘著,好像塗上一層包膜,累及上鼓室者較重,累及下鼓室者較輕,錘骨、砧骨、鐙骨及肌腱等處最易受累,因此造成耳聾者甚多。此症18世紀即被Cassebohm發現,但未引起重視,直到近代(1955年)進行大量顯微耳科手術後始被臨床關注。
1、耳鏡檢查:
外耳道一般較寬大,耵聹分泌甚少。鼓膜多呈正常外觀或顯示Schwartz徵(早期在鼓膜後上象限透見淡紅色區域,乃活動性病灶表面粘膜充血的反映)。咽鼓管功能正常。
2、聽力檢查:
用C512音叉作Weber試驗,結果偏向患側或聽力損害較重側;Rinne試驗陰性;Schwabach試驗骨導延長,低頻氣導聽閾上升。純音聽力計檢查,早期氣導曲線呈平坦型或上升型,以低頻損失較重;其骨導曲線正常。在2000Hz~4000Hz區曲線常呈V型下降,稱卡哈氏切跡,卡哈氏切跡是鐙骨型耳硬化症的特徵之一。氣骨導間距隨病變的進展逐漸增寬,但平均最大不超過50dB,否則應疑為聽骨鏈中段。
3、聲阻抗測試:
耳硬化症時,通過鼓室壓測量,所得出的鼓室功能曲線一般屬As型(即低峰型)。鐙骨肌聲反射,聽閾以上70~95dB的強聲刺激,可引起雙側鐙骨肌反射性收縮,使中耳聲阻抗產生變化。
4、顳骨X線斷層攝片:
可看到兩窗區、迷路或內耳道骨壁上有界限分明的局灶性硬化改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