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主治醫師 谷曉廣

  耳真菌病是一種常見病,佔耳感染的15%~20%,患者常常伴有耳廓癬的症狀。耳真菌病多發生於熱帶、亞熱帶溫暖潮溼的地區。引起耳廓癬的真菌主要是面板癬菌如紅色毛癬菌、石青樣毛癬菌及羊毛狀小孢子菌等。   出現耳廓癬症狀的具體原因如下:

  1、發病原因

  引起外耳道感染的病原菌絕大多數為煙麴黴和黑麴黴。其中黑麴黴佔90%以上。其他有念珠菌、肯黴、犁頭黴、柱頂孢、短帚黴、根毛黴、共頭黴等,多來源於空中孢子的飄落。80%~90%的外耳道炎可發現各種細菌,如假單胞菌、變形桿菌、微小球菌、鏈球菌、大腸埃希菌和棒狀桿菌等,當與真菌共存時。可使真菌感染加重。

  區域性原有皮損如外耳道溼疹、銀屑病、脂溢性皮炎等以及區域性潮溼、外耳道損害如挖耳及長期區域性使用抗生素和皮質激素等都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2、發病機制

  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面板癬菌如紅色毛癬菌、石青樣毛癬菌及羊毛狀小孢子菌等。來源於頭面部癬的直接蔓延或手足癬、體股癬、甲癬等的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這類感染又稱耳癬。引起外耳道感染的病原菌絕大多數為煙麴黴和黑麴黴。其中黑麴黴佔90%以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