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放療科 主治醫師 袁光輝

  癌症,“人類第一殺手”,幾乎已經成了“死亡”的代名詞。我們常誤解:癌症這麼嚴重的疾病,肯定和某些非常重要的因素相關聯的。實則不然,癌症很多時候都是“口”惹的禍。
  吸菸易導致肺癌、喝酒是頭頸腫瘤發病的元凶之一,癌症高發病率的肝癌、鼻咽癌、腸癌、食道癌等腫瘤,與各種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就連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癌症都與飲食息息相關。今天,越來越多的科學實驗證實:約50%的癌症是和飲食因素有關的。
  所以,癌症預防,從“口”做起,科學飲食,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發病率。
  食物勤購買,儘量少儲存
  很多人喜歡將冰箱裡塞滿食物,以備長期食用,正是這種習慣,讓癌症一步一步走近。
  食物在溫溼的環境下儲存時間過長容易發生黴變。黴變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麴黴素,尤其是在發黴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更多。“黃麴黴素是引起肝癌的罪魁禍首,它是目前發現的化學致癌物中最強的物質之一,主要損害肝臟並有強烈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解放軍總醫院304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肖文華解釋說。而且,黃麴黴素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只有在280攝氏度以上高溫下才能被破壞。
  我們常常耳聞不要吃“隔夜菜”的說法,其實,問題的關鍵不是隔夜與否,而是放置時間不要太長。肖文華說:“蔬菜和肉類食品中都含有硝酸鹽,特別在蔬菜含量更高,這種硝酸鹽在細菌酶的作用下,會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與胃內蛋白質分解的產物相作用,形成亞硝胺,而亞硝胺就是導致食管癌和胃癌的直接因素。”

  蔬菜中亞硝酸鹽的生成量會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升高而增高。如果將蔬菜放在冰箱中冷藏,則其亞硝酸鹽的增加量會變小,但時間過久了,亞硝酸鹽的含量仍然會增加。
  所以,購買食品應經常購買,每次少買,買了新鮮的食物、蔬菜,一定要儘快吃掉,儘量不要儲存較長時間。
  飲用水,即燒即喝別放置
  此外,肖文華說:“就連開水都最好即燒即喝,不要喝放置時間較長的水,更不要喝未燒開的水。”
  “我們的飲用水都是要經過氯氣消毒的,它裡面會含有大量的鹵代烴和氯仿。當水溫剛剛達到攝氏100度時,鹵代烴和氯仿的含量分別為每升含110微克和99微克,都超過了國家標準;而沸騰3分鐘後,這兩種物質則分別迅速降為每升含9.2微克和8.3微克,在標準以內。而如果放置時間較長的話,水中就會生成大量的亞硝酸鹽,它的含量還會隨著放置時間的增加成倍增長。因此,開水最好是即燒即喝,而且以沸騰3分鐘為最好。”
  垃圾食品,暗藏殺機
  火腿腸、臘腸、薰腸等加工肉、醃菜、泡菜、油炸類食品,我們津津有味的品嚐它們時,殊不知其背後卻隱藏殺機。
  肖文華解釋說:“油炸、燒烤類食物在超過200攝氏度高溫的情況下會產生一種叫做苯並芘的芳香烴。苯並芘是一種間接致癌物,它經肝、肺代謝後轉化為環氧化物,環氧化物最終生成其他幾類直接的致癌物,其中一類甚至可以通過DNA損傷來使細胞發生癌變。在多環芳烴中,苯並芘的汙染最廣、致癌性最強。長期的吸入或者食入可以刺激肺部細胞和肝部細胞發生癌變。在燒焦、烤焦的狀態下,蛋白質、脂肪就會轉變成苯並芘等致癌的化合物,對我們的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

  “加工肉和醃製類食品都含有較多的食鹽,在製作的過程中都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過多的攝入會對腸胃造成損傷,”肖文華說,“為了保持加工肉的肉質和色澤,它還被添加了防腐劑和增色劑等,這些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另外,醃製類食品在醃製過程中,常被微生物汙染,容易造成口腔潰瘍、鼻咽炎等疾病。
  紅肉和食鹽,多吃不妙
  肖文華說:“紅肉中(豬、牛、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這是我們身體必需的。但是它的脂肪相對於白肉(雞、鴨、魚肉)來說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引發患結腸癌、乳腺癌等。另外,紅肉中還含有大量的Fe3+,由於Fe3+具有較強的氧化性,過多的攝入也會對肌體造成損傷,發生癌變。”
  他提醒大家:“平時進食應以清淡為宜,注意降低食鹽的攝入量”。過多攝取食鹽容易導致高血壓,還會促進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血液中氯化鈉過多的話,還會間接造成胰島素減弱。其實,食鹽還是胃癌發病的元凶之一,“鹽會損傷胃黏膜,促使胃壁上的細胞萎縮,從而容易誘發癌變,因此,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特別是碘鹽的食用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過多的攝取碘容易導致甲狀腺癌,所以不是缺碘地區的居民就最好不要食用加碘鹽。”
  專家提醒
  預防癌症,飲食結構要科學
  “蔬菜、水果中含有各種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物質,對抗癌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們卻無法為我們提供蛋白質。”肖文華說,“所以我們平時應該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類食物,建立起良好的膳食搭配結構,在平衡攝取各種營養的前提下,力爭將其對人體的傷害值降到最小。”
  美國農業部針對大腸癌的治療製作了一份“金字塔”式的食物結構圖。這座“金字塔”的塔底由各種穀物、麵食、米飯組成,塔中部是蔬菜和水果,塔上部是肉類、家禽、水產品、蛋類、豆類和奶製品,塔尖才是高脂食物。其實,這正是我國傳統的食譜,也是比較科學的飲食搭配結構。
  由於個人遺傳因素的不同,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外部環境下得癌症的機率也會有所不同,對於那些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來說,科學合理的飲食搭配結構顯得更為重要。
  “細嚼慢嚥”有學問
  吃飯的時候,我們要講究“細嚼慢嚥”。“細嚼慢嚥”不僅僅能幫助我們品味食物的美味,它還可以有效防治癌症。肖文華告訴記者,人們在咀嚼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氧化酶和過氧化酶等唾液酶,在致癌物質進入人體時,這些唾液酶就可以把它們殺死。 一些醫學家認為,中老年人之所以癌症發病率較高,與他們咀嚼能力差有一定的關係,並且認為,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細嚼慢嚥,每口飯咀嚼30次,有助於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
  另外,“細嚼慢嚥”還可以有效防止過熱的食物進入食道。肖文華說:“與口腔的神經細胞相比,食道的神經細胞對‘熱’的敏感度比較低,所以當我們把過熱的食物吞嚥下去以後就感覺不到燙了,其實它的溫度還是很高的。這樣我們的食道、胃粘膜就會被燙傷,發炎,進而存在癌變的風險。”
  我國胃癌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
  衛生部和中國抗癌協會共同發起的“2008中國癌症防治科普宣傳促進計劃”活動中,發表了這樣一組資料:目前中國每年新發現40萬胃癌患者,佔世界發病人數的42%,新發大腸癌的上升速度遠超過2%的國際水平,我國的胃癌發病的年輕化趨勢明顯,臨床顯示,近5年來,19歲至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我國現有癌症患者310萬,每年新發病例為220萬,因癌症死亡人數160萬。近20年來,我國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42%。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世界癌症報告》預示,到2020年全球範圍內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將再增長50%,每年發病率達1500萬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