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主任醫師 廉翠紅

  中華民族有著博大精深的“吃文化”,再加上中醫的強調飲食與疾病的關係,尤其有些面板病患者吃錯食物的時候,面板問題就更加嚴重,所以,面板病患者對於自己的日常飲食更加的重視,幾乎所有就診的患者最後都會問一句:我有什麼飲食要忌口的嗎?

  那麼這裡就告訴大家是不是所有的面板病都需要忌口,究竟哪些面板病需要忌口?

  首先要鄭重宣告的是:不是所有面板病都需要忌口,只有一些過敏性面板病及痤瘡患者才需要注意飲食。如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瘙癢症、溼疹、過敏性皮炎及酒糟鼻、脂溢性皮炎、痤瘡等,其發病與某些食物有密切的關係。對於過敏性面板病如皮炎、溼疹類應當避免酒精、辣椒、大蒜、醋等刺激性食物及海鮮類食物的攝入,而痤瘡、脂溢性皮炎這種與油脂分泌相關的疾病則要控制脂類以及糖類的攝入。

  所謂,皮疹是“發”出來的,而有些食物又是“發物”——含有異種蛋白質。當這種特殊的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後,便會引起過敏反應。所以,患過敏性面板病的人在服藥期間或在治療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應限制或禁食魚、蝦、蟹等海腥“發物”,以及禽類食品和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否則,即使處於穩定期的面板病,也會重新發作。

  那麼為什麼要忌口這類食物呢?

  這是因為,吃具有刺激性的辣椒、蔥、姜、蒜、茶、咖啡、酒、香料等物,往往刺激感覺神經裝置,強化瘙癢感,同時刺激血管,使血管擴張、充血、皮膚髮紅、流水增多,面板病加重。其次是過敏性面板病,可由很多物質如動物血清蛋白、細菌、真菌、藥物、動物的皮毛等引起。食物所以會引起過敏性面板病,除與患者的體質有關以外,還由於食物所含的特異性蛋白質(致敏原)進入機體後,引起了過敏反應。反應中產生多種化學物質,啟用過敏反應,出現皮疹。如果有致敏的食物不斷地進入體內,可使皮疹不斷地增多,使病情加重。所以,發現對其過敏後,就不要再吃這種食物。常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魚、蝦、螃蟹、蛋、牛奶、蘑菇等。

  但是有些面板病(大多數)如病因明確的蟲咬皮炎、疥瘡、體癬等等及免疫遺傳因素方面的面板病如白癜風、硬皮病等等,均與飲食無關無需忌口。

  說到忌口,也不是所有所謂的“發物”都不吃,目前公認比較好的辦法是,食物排除法和食物記錄法。對持久發病而不愈者,可用食物排除法。即僅吃清淡食物,如大米、小米、黃豆、土豆、胡蘿蔔、黃瓜等,連吃3周,然後將可疑的食物逐個地加上去,每隔4~5天加1種新食物,直到發生過敏症狀時為止。對反覆發病者,可用飲食記錄法,即記錄所吃進的食物的種類、時間與症狀發生的關係。一般要注意症狀發生前12~24小時內的飲食。這兩種方法都需要重複多次才能確認。但也不是被找出的過敏食物就永遠不能吃了,有的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產生的有關抗體被逐漸排出體外,再吃那種食物就不會再發生過敏。

  日常生活中,常見一些人不管患了哪種面板病,也不管自己對什麼食物過敏,凡是所謂的“發物”,統統忌口。結果造成營養不良,影響了身體健康。即使是面板病患者對於禁忌的食物也並非永遠忌口,一般待面板病穩定一段時間後,可嘗試吃過敏食物,從小量開始,如無特殊反應,可逐漸增加量和次數。經過反覆多次脫敏,一些人對原來過敏的食物,可以不再發生過敏反應。

  最後要強調一點, 不管是不是面板病患者,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飲食,飲食結構合理均衡,而不是盲目忌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