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嶽洪勝

  垂體腺瘤好發於青壯年,對病人的生長、發育、勞動能力、生殖功能以及心理產生嚴重的損害。人群發病率為1/10萬,屍體解剖檢出率為20%--30%。近半個世紀,特別是近二十年來隨著垂體激素放射免疫檢測、CT和MR的臨床應用及人們是對垂體腺瘤認識的深入,垂體腺瘤的發病率逐年增加。
  【垂體腺瘤的分類】
  1、根據垂體腺瘤大小可分為:
  (1)微腺瘤(直徑<1.0cm
  (2)大腺瘤(直徑>1.0cm)
  (3)巨大腺瘤(直徑>3.0cm)。
  2、根據免疫組化技術分類:垂體腺瘤可分為
  (1)泌乳素細胞腺瘤;
  (2)生長激素細胞腺瘤;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腺瘤;
  (4)促甲狀腺激素細胞腺瘤;
  (5)促卵泡素細胞腺瘤;
  (6)黃體生成素細胞腺瘤;
  (7)多功能細胞腺瘤;
  (8)無功能細胞腺瘤。
  【臨床表現】
  1、頭痛:早期約2/3的病人有頭痛,常位於雙額、前額、或眼球后,呈間歇性發作或持續性隱痛。
  2、視力損害:視力減退大部分是從一側開始。視力減退可以是漸進性的,也可以是迅速發展的,晚期視力減退是腫瘤壓迫視神經引起視神經萎縮所導致。
  3、腫瘤壓迫區域性:可以影響外展神經或動眼神經出現患側眼球內斜或患側上瞼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固定;腫瘤向前伸展至顳葉,可引起癲癇、精神症狀;腫瘤顯著向鞍上發展、可以影響下丘腦出現嗜睡、多食、肥胖、行為異常等症狀;腫瘤向蝶鞍和鼻腔發展、可出現鼻出血、腦脊液鼻漏。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相關的輔助檢查可診斷垂體腺瘤。垂體腺瘤的臨床症狀包括垂體功能障礙和垂體鄰近結構受壓兩組症狀。臨床上對閉經、泌乳、不孕,陽萎、性功能障礙,身體過度發育、肢端肥大、皮質醇增多的表現,視力視野障礙、眼底視乳頭萎縮,以及頭痛等症狀的患者,應該考慮有垂體腺瘤的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內分泌檢查和神經影像學檢查證實。
  【治療】
  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目前絕大多數垂體腺瘤可以經單側鼻腔--蝶竇入路切除,有以下優點:創傷極小,失血量少,手術時間短,病人的痛苦小,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