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內科 主任醫師 匡建民

  一、腫瘤發病現狀

  2010年8月18日-21日,由國際抗癌聯盟舉辦的第21屆世界抗癌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全球94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名代表參會。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大會發言中說,癌症已成為中國城市和農村居民的第一位死因。我國癌症發生率正處於快速上升期,每年癌症發病人數約260萬,死亡180萬人。目前中國癌譜已經兼具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癌症的流行特點,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和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5種癌症殺手。農村地區癌症患者死亡率明顯高於城市,而癌症高發地區多集中在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

  二、腫瘤的發病原因

  (一)外因:

  1、物理性致癌因素,如輻射(可誘發白血病、面板癌、骨肉瘤等)、長期的熱輻射(可誘發面板癌和軟組織腫瘤)、長期的機械性刺激(可導致舌癌、肺癌)等。

  2、化學性致癌因素,常見的致癌化合物如多環芳烴化合物及、無機物砷、石棉、鉻、鎳等,亞硝胺類化合物也是很強的致癌物。

  3、生物性致癌因素,主要是指有關的病毒和真菌(黴菌),目前認為乳頭瘤病毒(HPV)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丙型肝炎病毒(HCV)與乙型肝炎病毒、雜色典黴菌可引起肝癌、鐮刀菌可誘發胃癌和胰腺癌及腦部腫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炎和胃潰瘍及胃癌有關。

  4、環境、水源汙染、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等,如珠江三角洲人們喜食鹹魚,當地鼻咽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河南林縣愛吃燙熱粥、山東沂蒙山區愛吃硬煎餅,長期刺激食道,而引發的食道癌;長期吸菸引起的肺癌等。

  (二)內因:

  1、遺傳因素,如環境與遺傳相互作用引發的結腸癌、乳腺癌、白血病等;

  2、精神因素,如鬱悶、孤僻、急躁、易怒、哀痛不能自慰、蒙受打擊不得解脫,精神長期緊張等情緒變化以及過度勞累等都能促使癌症的發生。許多病人家屬擔心癌症會遺傳,但研究者認為,癌症的發生主要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直接由遺傳引起的腫瘤為數很少。

  三、中醫養生與腫瘤的預防保健

  中醫養生旨在保養生命以強身、健體、益壽,傳統的中醫養生理論涉及飲食宜忌、日常起居、精神調攝、運動、藥物、氣功等諸多方面。《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關於腫瘤的發生原因,前面已述及。所以說,防癌要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入手,中醫養生理論包含許多相關內容。養生的過程必須注意保養正氣,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中醫理論認為,腫瘤是在“內虛”基礎上,多種致病因素相互作用,導致機體陰陽失調、臟腑氣血功能障礙、病理產物聚結,最終發生質變,其總體特點是“全身為虛,區域性為實”。一般說來,正氣充足與否是腫瘤發生的主導因素。具體說來,養生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適應自然規律

  自然界的事物表現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人就要順應四季氣候、陰陽的變化。例如,冬季人體氣血內斂,比較合適服用些人蔘、阿膠之類的補養藥物。因為冬天人體氣血潛藏到裡面,服用的滋養之品吃進去能夠運化,為來年春天做準備。類似的補養卻不適合夏天,這是因為夏天人體的氣血浮散、偏盛於體表,體內是偏虛的,不用說吃補養藥物,即便涮羊肉吃多了都很難吸收。俗話常說“春捂秋凍”,是符合養生理論的。就像秋初季節,氣溫逐漸下降,如果過早過多加衣,夏季積存在體內的火熱之氣不能很好的外散,可能會引發不適,或在來年春夏遇外因誘觸為病,所以要“秋凍”。“春捂”的道理與此相似,當然前提是要適度、不勉強,以“莫傷莫強”為原則。老年人多體弱,精氣不足,對此多不適用。

  (二)加強身體鍛鍊

  這方面大家都很熟悉,體育鍛煉能促進氣血流暢,使筋骨強健、臟腑健旺。需要強調的是,鍛鍊應以“勞逸結合、持之以恆”為要點。不同人體質有強弱,體力有大小,勞動或者運動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不可用力過度,運動也要適可而止,以稍事休息後身體即可恢復為宜,即以“但欲小勞”和“形勞而不倦”為度。凡事一理,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堅持長期有規律的鍛鍊,不僅對身體大有裨益,更能夠很好地培養毅力,鍛鍊心智。此外,勞逸結合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保持睡眠充足。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是提高睡眠質量的基本要素,要堅持按時上床、醒後即起,長此以往會形成條件反射,增強睡眠效果。

  (三)合理調配飲食

  飲食不當是引發腫瘤的又一重要因素,黴變及燒烤食物均含有致癌毒物,宜不吃或少吃。合理飲食以“節制飲食”為原則,既要注意葷素搭配,避免過食膏樑厚味,又要克服不良飲食習慣。有的人喜歡進食過快,易給脾胃增加負擔;進食過熱、過硬則損傷消化道,易致惡變。飲食偏嗜,即偏嗜鹹、辣、甜、涼等,均對人體不利。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防止飢飽失常,尤其晚餐量宜少。因為晚間日落西山,陽衰陰盛,人體陰陽隨之變化,脾胃運化功能較中午減弱,若攝入過多食物,一則徒增負擔,“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二則晚間人體代謝緩慢,非但營養吸收不佳,能量不易消耗,化為痰溼積存體內,使身體發胖,變生他病。

  專家建議制定以植物性為主、動物性為輔的防癌健康食譜,包括每天三百克穀類食物(其中三分一為豆類、三分一為麵粉類);500克蔬菜,其中必須有300克綠葉菜;200克動物性食物,如魚類、禽類、蛋類、瘦肉;250克牛奶;50克黃豆製品。此外,可用食療適當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如VC、胡蘿蔔素,多吃含有VE、植物活性物質的種子、硬殼類食品及多芬類的茶葉、黃桐類的山楂、枸杞、銀杏、大豆、菌類的靈芝等交換可增強免疫力,預防癌症。而對於具有強烈致癌作用的食物則要避免食用。

  四、保健的誤區

  腫瘤本身就是一種消耗極大的疾病,腫瘤一旦發生,最常規的治療方式是手術、放療、化療。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傷,所以多數患者會表現出極度虛弱,甚至惡病質的狀態,不僅無法進行更深入的治療,就連維持基本的生命活動都很困難。因此,這一階段的飲食,對患者的恢復顯得極為重要。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腫瘤患者卻陷入了以下保健的誤區。

  (一)飲食誤區

  1、醃製食品:鹹魚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鹹蛋、鹹菜等同樣含有致癌物質,應儘量少吃。

  2、燒烤食物: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

  3、熏製食品:如燻肉、薰肝、薰魚、薰蛋、薰豆腐乾等含苯並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品:煎炸過焦後,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燒焦後,苯並芘會增加20倍。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因多數是使用重複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

  5、黴變物質: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黴變,被黴菌汙染後會產生致癌毒草素――黃麴黴菌素。

  6、隔夜熟白菜和酸菜:會產生亞硝酸鹽,在體內會轉化為亞硝酸胺致癌物質。

  7、檳榔:嚼食檳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個因素。

  8、反覆燒開的水:反覆燒開的水含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生成致癌的亞硝酸胺。

  (二)過用補藥

  腫瘤患者常表現為極度虛弱的體質狀態,因此,很多患者及家屬,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給病人大量進補。希望通過進補改善患者體質,提高其免疫力。但從臨床來看,大量進食補品的結果往往是患者胃口越來越差,飲食日減,不但未見體質增強,反而更加虛弱。因為放化療後的病人本來脾胃功能就很差,處於“虛不受補”的狀態,此時再大量食用補品,反而會進一步影響脾胃功能,導致飲食營養難以吸收。而且這些食物各有特性,如燕窩、海蔘、銀耳、蜂膠、甲魚等比較滋膩,易於導致患者胃口變差;而人蔘、枸杞子、桂圓等雖能益氣養血,但其性甘溫,溼熱偏盛的患者食用後會進一步導致溼熱內盛。

  科學的補養法,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狀況適度進補,從量到性味均有所選擇,以患者食用後身體逐漸舒適、胃口逐漸好轉為目的。

  (三)限制營養品

  對於患腫瘤後服用補益品的態度,存在兩種常見的誤區,除了上述無限度地補益之外,另一種是不吃或極少吃補品,甚至日常身體需要的蛋白質都不肯食用。他們的觀點是,食用補養品後,腫瘤細胞會攝取其中的大部分,這樣一來,腫瘤會生長得更快。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腫瘤細胞是機體中瘋狂的掠奪者,無論人體的營養狀況如何,它們都會以其自身的生長特性強勢攫取人體的營養,如果營養不足,首先餓死的絕對不會是腫瘤細胞,而是正常的組織。因此,試圖以減少營養來阻滯腫瘤生長的做法是錯誤的。事實上,很多腫瘤病人最後死於臟腑功能的衰竭,都與正常組織失於營養密切相關。

  (四)依賴保健食品

  食品中有很多具有防癌作用,如大蒜、海帶、香菇、猴頭菌、薏仁、百合、蘆筍、胡蘿蔔、靈芝等。很多患者在發現腫瘤之後,會大量食用這些抗癌食品,想通過這種方法達到控制腫瘤的目的,反而最後導致飲食偏嗜,這種做法對身體而言是弊大於利。事實上,目前所有抗癌食品的抗癌作用,均只處於根據其成分進行推測的階段,尚未得到嚴謹研究的證實。

  並且,我們可以這樣推理,腫瘤細胞生命力之強大,使用類似生化武器的化療藥,以及相當於核武器的放射治療都對其無法根除,我們又如何期待作用平和的食物能夠意外將其消滅呢?因此,對於抗癌食品的選擇,我們一是主張多在腫瘤發生前食用,起到預防的作用;一是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使用,如百合性滋陰,入肺經,可以用於肺癌治療;薏仁性平,入脾胃,性主化溼,可用於消化系統腫瘤等;靈芝性溫熱,可用於陽虛症狀明顯的病人等。

  五、正確的保健方法

  基於上面出現的各種飲食誤區,腫瘤患者面對手術、放療、化療又該如何選擇自己的飲食呢?也許下面的內容會幫你做出正確、明智的選擇!

  (一)術後調理

  手術最易損傷氣血,因此術前應儘可能增加營養,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為手術治療創造條件。術後多數患者以氣血虛損、津枯血虛為主,因此術後患者的飲食宜進食補益性較強的食物,如魚、蝦、羊肉、甲魚等;多選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各種動物的肝臟、蛋黃、番茄、菠菜、杏、桃子、葡萄、柚子等。同時,輔以人蔘、黃芪、當歸、枸杞子、銀耳、紅棗、桂圓等補益氣血的藥物,以增加機體的耐受性,恢復體力,抵抗病邪。

  (二)化療前中後調理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一般適用於失去手術機會或手術後、放療後復發的患者。化療期間,化療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細胞造成一定損害,產生相應的、巨大的毒副反應,腫瘤病人不進行營養治療,正常的細胞、組織和器官必然受損。而合理的飲食能預防和減少因治療帶來的體重減輕、營養不良,提高人體對化療的耐受性。因此,化療期間應合理安排飲食。

  (三)放療中後期調理

  大約有70%以上的惡性腫瘤病人需要放射治療,但放療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不分青紅皁白地殺死很多正常細胞。所以,放射治療期間病人會有各種各樣的不適。放療在中醫被視為熱毒之邪,最易耗傷津液,出現氣陰兩虛的症狀:口乾納少、全身乏力、舌紅無苔、時有噁心等。因此,與化療導致的病症以陽虛為主有所不同,放療後的病人多偏於陰虛。放療後的飲食應禁辛熱、香燥傷陰的藥物和食品,可多吃滋陰、清涼的食物和補藥,如燕窩、甲魚、銀耳、海蔘、蓮子等,以及杏、桃、李子、葡萄乾、紅棗、菠蘿、楊梅、橙子、橘子、柚子等水果,但也不可過多,否則會影響患者的胃腸功能。

  (四)良好的生活習慣

  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在第21屆世界抗癌大會指出,在引發癌症的生活方式因素中,吸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項可預防致癌因素。全球肺癌死亡人數中,80%至90%由吸菸導致,在發展中國家這個比例達到30%。而在預防方面,目前只有9%的國家要求在酒吧和餐館禁菸,65個國家報告稱未實施任何國家級無煙政策。國際抗癌聯盟前主席大衛黑爾說,“我無法告訴你經常食用哪些食品可能導致癌症,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飲食過量會導致肥胖,而肥胖是導致癌症的原因之一。”美國癌症權威研究機構的報告指出:不良習慣佔致癌因素的35%。有鑑於此,重視生活方式的防範,就能讓很多人遠離癌症。

  (五)精神養護與人文關懷

  情志精神因素在腫瘤的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中醫認為暴怒傷肝,過喜傷心,憂思傷脾,過悲傷肺,驚恐傷腎。調攝精神的原則是“精神內守,養靜藏神”,做到知足寡慾、移情易性,慎喜怒,少思慮,去憂愁。當今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很多人常感到疲憊不堪,極易產生焦慮、抑鬱情緒,處於亞健康狀態。這是一個危險訊號,所以一定要學會調暢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調好,必須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股市中的不少人失眠,血壓升高,究其原因,難以保持平穩心態是重要因素。人要想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應當“智於圓而行於方”,事先考慮得儘量全面,處理得果斷堅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要過分注重結果,只要已出盡全力就可以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