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唐三元

  睪丸腫瘤是20~35歲青壯年的好發腫瘤之一。嬰幼兒及老年人偶有發生。本病佔男性全部惡性腫瘤的1%~2%,佔男性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3%~9%。北歐、瑞士、德國及紐西蘭發病率最高,英、美次之,非洲及亞洲最低。
  一、危險因素
  1、隱睪:有7%~10%的患者有隱睪史。隱睪導致惡變的原因可能與區域性溫度升高、血供障礙、內分泌失調、生殖腺發育不良有關。隱睪患者睪丸腫瘤發病率較正常人群高9~14倍,約1/5有隱睪史的患者,其對側正常睪丸可發生腫瘤或腫瘤僅發生於正常側。
  2、睪丸發育不良或有先天性缺陷:妊娠期外源性雌激素可能導致胎兒睪丸下降不正常或發育不良,是睪丸腫瘤發生的危險因素。
  3、睪丸創傷感染:內分泌作用活躍時期是誘發睪丸腫瘤的因素。
  4、遺傳也可能是睪丸腫瘤的發病因素。
  5、病毒感染如麻疹、天花、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某些細菌感染如猩紅熱、傷寒等,併發急性睪丸炎,繼而睪丸萎縮,細胞間變而發生睪丸腫瘤。
  二、異常表現
  1、睪丸內出現結節,質地變硬。
  2、睪丸腫大:約88%的患者可出現睪丸逐漸增大,表面光滑或凸凹不平,腫大的睪丸質硬如石塊。部分患者睪丸可正常或稍大,僅有睪丸沉重、下墜感,跑步、跳躍、久站或勞累後症狀加重,或出現輕微疼痛,遇到碰撞或擠壓時疼痛加重。

  3、疼痛:90%的患者睪丸感覺消失,無痛感。當腫瘤內發生出血、壞死時可使睪丸迅速增大,引起睪丸急性疼痛,類似急性炎症睪丸扭轉嵌頓症,經抗感洽療後雖炎症控制,但腫塊不消失。
  4、急性腹痛:腹腔內隱睪腫瘤出血或轉移灶破裂引起。
  5、隱睪患者,當異位睪丸發生惡變時,常於盆腔內腹股溝區出現逐漸腫大的腫塊。
  6、約5%的患者出現乳房女性化,極個別患者以不育為主訴。
  7、轉移症狀以淋巴結轉移為主,常見於腹股溝、髂內動脈、髂總動脈、腹主動脈及縱隔等處。腹部可觸及腫塊,患者訴腰背痛;肺轉移可出現咳嗽、咯血或呼吸困難;後腹膜轉移可出現食慾缺乏、胃腸道出血等。約10%的患者主要表現為轉移症狀,隨後才發現睪丸內體徵。
  三、危險訊號
  1、睪丸有重墜感、無壓痛,正常狀態的敏感性消失。
  2、陰囊內、腹股溝內有腫塊。
  3、睪丸腫大,無彈性,無壓痛。
  4、原來萎縮的睪丸逐漸增大,應高度警惕。
  四、預防保健
  1、及早處理兒童隱睪,對預防睪丸腫瘤有積極意義。1歲以前睪丸自然下降的機會較大,故對隱睪患兒宜在1~2歲時做隱睪固定手術,復位太晚,睪丸易發生萎縮,增加惡變機會。
  2、已做過隱睪固定術後的患者,多年後仍可發生睪丸腫瘤,因此此類患者應經常注意檢查睪丸,出現異常時應及時治療。

  3、已萎縮的睪丸不論位於何處,均應切除,並注意自我檢查。
  4、一旦發現睪丸腫大,有惡變傾向,宜及早手術處理。
  5、注意保護睪丸,避免外傷。
  6、及時治療睪丸炎症。
  7、睪丸腫瘤患者,治療後應堅持自查睪丸,並堅持定期隨防,至少3年以上,如3年內無復發,以後復發機會極少,可適當延長複查時間。
  五、睪丸腫瘤的復發訊號
  治療前尿HCG陽性或甲胎蛋白呈陽性,治療後恢復正常,如再度出現陽性,便有復發的可能,應及時就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