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鄭玉巧

  父母在面對孩子請求的時候,一面要考慮不可一味縱容,以免寵壞孩子,一面擔心著在拒絕孩子的時候,可能會給孩子的幼小心靈帶來或多或少的傷害,那麼父母在拒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1、父母不要規則飄忽不定

  可以和不可以全由父母說了算,但是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跟著感覺走,如果家長心情好就可以,心情不好就不可以,這樣對孩子其實很不公平。孩子時刻看父母的臉色,揣摩父母的心思,哪還有精力去發展自己?如果看孩子反抗程度而定,那等於變相鼓勵孩子變成“滾地雷”。撒潑打滾就能對付家長,於是父母受到了孩子的控制,哪還能執行規則啊。

  其實合情合理地拒絕孩子真的不難。只要我們能放下身段,蹲下來,理解並尊重孩子,用愛心,耐心和決心來執行規則,我們就能收穫一個獨立、堅強而自律的好孩子。

  2、父母不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

  父母過足了當領導的癮,把在外面受的氣全部撒給孩子,把心理垃圾轉移給了孩子。這是滿足了家長,倒黴了孩子。遇到寧死不屈的,雙方勢必劍拔弩張,親子關係惡化。長此以往,感受不到父母的溫暖,孩子的心漸漸遠去,再也不回頭。真到那時,可就悔之晚矣啦!遇到個性溫和的,雖然表面順從,心理也會受傷,變得謹小慎微,看人臉色,迷失自我。一旦脫離家長的控制,一部分孩子不知道自己是誰,應該做什麼,只會等著別人下命令,只能當可憐應聲蟲;另一部分孩子則如脫韁野馬,行為失控。

  3、父母避免對孩子進行情感勒索

  父母都動不動就說,“你再怎麼怎麼樣,媽媽/爸爸就不喜歡你了,就不要你了”。對小小的三四歲以內的孩子,這簡直就是恐怖分子在要挾人質。這麼大的孩子,爸爸媽媽就是全部的世界,是自己生存的依靠。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了,不要自己了,對他們來說意味著無法生存,那會帶來怎樣的心理恐懼。

  所以,父母這樣說等於把刀架在孩子脖子上進行勒索。而對於大一些的孩子,這句話又顯得超級孩子氣,也許第一次管用,多用幾次,孩子就知道其實你是在虛張聲勢呢。孩子知道你在說謊,你又給孩子做了個什麼榜樣?即便每次都管用,孩子乖乖聽話,可是孩子不做你禁止的事情,不是因為這個行為是錯的,而是因為這麼做就要受到拋棄。被恐懼控制了的孩子,哪還記得規則的本來面目啊,更別提自律啦!爸爸媽媽在跟前威脅,我就不做。爸爸媽媽不在跟前,我照做不誤。難道家長還能365天,24小時貼身盯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