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黃麴黴素中毒病理解剖可見肝臟瀰漫性充血、出血利壞死等表現。黃麴黴素為分子真菌毒素。我國規定大米、食用油中黃麴黴毒素允許量標準為10ug/Kg,其他糧食、豆類及發酵食品為5ug/Kg。嬰兒代乳食品不得檢出。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食品、飼料中黃麴黴毒素最高允許量標準為15ng/kg。30~50ua/kg為低毒,50~100ug/kg為中毒,100~1000ug/kg為高毒,1000ug/kg以上為極毒。其毒性為氰化鉀的10倍,為砒霜的68倍。此外,黃麴黴毒素有很強的致癌性。引起出血利壞死的原因有哪些呢?
  主要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產生,其基本結構中都含有二呋喃環和雙香豆素,根據其細微結構的不同可分為B1、B2、G1、G2、M1、M2等多種,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為藍色,G1、G2為綠色熒光。其中黃麴黴毒素B1毒性最強,且具有強烈致癌性。黃麴黴毒素主要損害肝臟,表現為肝細胞核腫脹、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及膽管上皮、纖維組織增生。同時腎臟也可受損害,主要表現為腎曲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有管型形成。
  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被黃麴黴素汙染過的糧食、油及其製品中。例如黃麴黴汙染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為常見,在乾果類食品如胡桃、杏仁、榛子、幹辣椒中,在動物性食品如肝、鹹魚中以及在奶和奶製品中也曾發現過黃麴黴素。

  早期有胃部不適、腹脹、厭食、嘔吐、腸鳴音亢進、一過性發熱及黃疸等。2~3周後出現腹水、下肢水腫、脾臟增大變硬、胃腸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