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柱外科 主任醫師 王巖鬆

  對於廣大腰椎疾病患者來說,腰圍是治療腰椎疾病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它對於腰椎疾病的預防,減緩病情進展,輔助治療,促進康復等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

  腰椎疾病以腰椎間盤突出症居多。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無論是早期症狀出現時期,無明顯下肢活動及感覺障礙者;還是腰腿痛急性發作,症狀進展迅速者;又或者是症狀嚴重,採取手術治療後的患者,腰圍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腰圍選擇及佩戴的注意事項。

  什麼是腰圍?

  腰圍是骨科常用的支具中的一種,其主要作用是制動與保護。

 

  制動,就是限制腰椎的活動,尤其是協助腰背部肌肉限制做一些沒有意義的前屈動作,以保證損傷的椎間盤可以得到充分休息。特別是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發作的患者,腰椎區域性的急性炎性反應,會引起椎旁肌肉不同程度的痙攣。在正確佩戴腰圍後,由於減少了腰部的活動,可明顯減少炎症刺激引起的不適並減緩病情進展。

  保護,加強腰椎的穩定性,減輕腰背肌肉勞損,減輕腰椎周圍韌帶負擔,減少脊柱受力25%,也就是1/4的力量不通過腰部,而是通過腰圍傳導到骨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改善椎間隙內的壓力,使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壓迫得到一定緩解,有利於神經根炎症、水腫的吸收。因此,當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經臥床、牽引治療或手術後開始下地活動時,常佩戴腰圍加強保護,來鞏固前期的治療效果。  

  怎樣選擇合適的腰圍?

  ①腰圍的大小規格要與自身腰的長度、周徑相適應,其上緣須達肋下緣,下緣至臀裂;

  ②腰圍後側不宜過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即可;

  ③不要選用上下過窄的腰圍,以免腰椎過度前凸,也不要使用左右過短的腰圍,以免腰腹部過緊,產生不適感。

  

  正確佩戴腰圍的時間?

  腰圍佩戴時間需要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適當的調整:

  ①症狀較輕時,患者可僅在需較長時間站立、保持一個姿勢坐著或需要腰部受力時戴上腰圍,在平躺及休息時取下;

  ②症狀較重時,應嚴格佩戴(起床站立就戴上)不要隨意取下;

  ③腰椎手術後的患者,術後坐起及下床時必須佩戴腰圍。在症狀逐漸消退、術前體徵逐漸恢復正常後,應去掉腰圍,逐漸恢復腰的正常活動,一般佩戴時間以6~8周為宜,不超過3個月。

  

  如何在解除腰圍後進行正確的康復鍛鍊?

  腰椎術後患者不應對腰圍產生過分依賴性,不適當地長期佩戴腰圍會引起肌肉和關節活動度降低,繼發肌肉的廢用性萎縮,腰椎各關節不同程度的強直,並使腰部僵直、無力,反而會出現症狀加重,甚至造成新的損傷。

  因此,臨床上多建議術後患者在使用腰圍期間,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增加腰背肌肉鍛鍊,防止或減輕腰部肌肉萎縮。解除腰圍後,逐漸恢復腰部的正常活動,主動加強自身腰背肌鍛鍊。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腰背肌的鍛鍊主要為後伸脊柱的鍛鍊,包括仰臥位進行的五點支撐拱橋式及俯臥位進行的頭胸後伸法、飛燕式等方法。腹肌的鍛鍊主要為前屈脊柱的鍛鍊,包括仰臥位進行的仰臥起坐法等。

  五點支撐拱橋式:適用於腰背肌力量較弱或者肥胖者,每個動作保持3-5秒,每天可練十餘次至百餘次,分3~5組完成。

 

  頭胸後伸法:每個動作保持10-30秒左右,連續做5-10次。

  

  飛燕式:鍛鍊腰背肌最好的方法之一,每次持續3-5秒,然後肌肉放鬆休息3-5秒,此為一個週期。一般一次做20~30次,持續5分鐘左右。

  鍛鍊應注意,一定要在症狀緩解期,避開急性疼痛期。如出現腰部疼痛不適,應立即停止鍛鍊並休息。鍛鍊方法的次數和強度因人而異,注意循序漸進,每天可逐漸增加鍛鍊量。若鍛鍊後次日感到腰部痠痛、發僵等不適,應適當地減少鍛鍊的強度和頻度,以免加重症狀。鍛鍊時不要突然用力過猛,防止扭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