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外科 副主任醫師 呂鵬威

  2012年的全球腫瘤流行病統計資料(Globocan2012)顯示,每年全球的乳腺癌新發病例167.7萬,僅次於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約52.2萬,居第五位。乳腺癌已成為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威脅。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居於中等偏下水平,發病和死亡例數分別佔全球的11.20%和9.20%。根據2015年中國腫瘤統計報告,我國每年乳腺癌新發病例27萬,城市發病率為農村的二倍;每年死亡6萬左右,城市高於農村。乳腺癌在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中佔17.28%,居首位,因為預後相對較好,死亡率佔7.64%,居第六位。
  但近幾年,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高速增長,2010-2011年中國癌症發病率變化趨勢顯示,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以每年3.9%和1.1%的比率增長。診斷為乳腺癌的中國患者平均年齡為45~55歲,比西方女性更年輕。2016年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CSCO)報告:上海和北京的資料顯示,中國城市女性乳腺癌發病的第一個高峰在45~55歲之間,第二個高峰出現在70~74歲。

  一項來自北京的資料顯示:僅有5.2%新發乳腺癌病例是通過定期乳腺癌篩查發現的;82.1%的女性發現患乳腺癌時已有明顯症狀。而在美國,通過篩查發現的乳腺癌患者比例高達60%以上。所以,相較於美國大多數患者診斷時為原位癌或I期,中國乳腺癌患者多為II期,III、IV期比例也高於美國。另外,由於大部分資料來自外科醫生而缺乏腫瘤內科、放療科的報告,IV期乳腺癌的比例在中國遠遠被低估。

  更令人不安的是,許多患者存在治療延誤的情況,這直接影響其預後。2013年一項觀察研究顯示,延誤超過6周後才開始外科治療乳腺癌,五年生存率為80%,而延誤不超過2周,五年生存率高達90%。兩項研究結果稱,在中國有4成以上患者從診斷開始,拖延超過3個月時間再進行治療;一些欠發達地區拖延超過1年的甚至佔11.7%~17.3%。
  由於中國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比例迫切需要提高。尤其是公眾對乳腺癌篩查的認知度,對早診早治的理解,更是需要進一步提高。
  影響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的因素主要有:
  1、生殖和激素因素。如月經年限長(初潮較早或絕經推遲)、從未生育、初產年齡推遲、母乳餵養受限等;
  2、生育率下降(一定程度是因為獨生子女政策)也能間接影響乳腺癌風險(如縮短母乳餵養時間);
  3、超重和肥胖導致的發病率增高。低水平體育活動、傳統健康飲食模式向西方飲食靠攏等因素,導致25.4%的中國女性超重(體質指數BMI大於等於25),6.7%的人肥胖(BMI大於等於30)。
  中國乳腺癌篩查指南
  乳腺癌的篩查是一種普查手段,指的是針對無症狀人群進行乳腺檢查的一種防癌措施,以期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以及早期治療乳腺癌,最終目的是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而針對有症狀人群進行醫學檢查稱為診斷。乳腺癌的篩查分為機會性篩查(Opportunisticscreening)和群體篩查(Massscreening)。機會性篩查是婦女個體主動或自願到提供乳腺篩查的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檢查;群體篩查是社群或單位實體有組織地為適齡婦女提供乳腺檢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指的是以下三類人群:
  1、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BRCA1/2基因是臨床證據證實的與乳腺癌發病相關的基因。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中如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的攜帶者最好確定自己是否也攜帶突變基因也;如果也有相關基因的突變,那麼與乳腺癌患者血緣關係越近,發病的風險就越大。
  2、以前有過乳腺導管或小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lobularcarcinomainsitu,LCIS)的患者。
  3、以前做過胸部放療。
  乳腺癌篩查措施分析
  CACA乳腺癌專業委員推薦的乳腺癌篩查措施主要有五項:
  1、乳腺X線檢查:建議每側乳房常規應拍攝2個體位,即頭足軸(CC)位和側斜(MLO)位;應經過2位以上專業放射科醫師獨立閱片。
  乳腺X線篩查對40歲以上亞洲婦女準確性高,其降低40歲以上婦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經得到了國內外大多數學者的認可。X線的優勢是操作簡單、價格相對便宜,其中最大的技術優勢是對微小鈣化灶顯示效果非常好,還可看到乳腺內淋巴結情況,能發現比較早期的癌變,例如導管原位癌(DCIS)往往僅表現為數枚成簇細小鈣化,這時乳腺X線檢查就體現出其優勢。但是乳腺X線檢查對年輕緻密乳腺組織穿透力差,乳腺密度越高,越難發現病變,所以一般不建議40歲以下、無明確乳腺癌高危因素或臨床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婦女進行該檢查。常規乳腺X線檢查的射線劑量低,不會危害婦女健康,但畢竟存在射線輻射,正常女性無需短期內反覆進行該檢查。
  2、乳腺超聲檢查:根據回聲的強弱來判斷人體組織是否正常的一種無創檢查手段,並可以根據組織的血流情況、附近淋巴結的情況,來協助推斷腫塊的良惡性。
  超聲的優勢在於簡便易行、價格相對便宜、無射線輻射損傷、安全性高、不受乳腺腺體型別的影響,可以很好地彌補乳腺X線檢查對緻密型乳腺內腫塊型病變檢出困難的不足。乳腺超聲檢查主要用於檢查乳腺佔位性疾病,尤其對年輕女性的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囊腫、乳腺增生這些疾病鑑別的更清晰。但是超聲檢查也有一定的侷限性,例如會受到裝置和醫生經驗影響;對微小鈣化顯示不靈敏(而有時這種微小鈣化,往往是診斷乳腺癌的可靠徵象),準確度不高;對非腫塊型病變的診斷和鑑別困難。
  由於中國人乳腺癌發病高峰較靠前,絕經前患者比例高,乳腺相對緻密,超聲檢查可以作為乳腺X線篩查的聯合檢查措施,或作為乳腺X線篩查結果為BI-RADS(美國放射學會的乳腺影像報告和資料系統,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0級者的補充檢查措施。乳腺X線檢查聯合超聲檢查是業內公認的最佳“黃金組合”。[注:美國放射學會提出的BI-RADS是對乳腺X線檢查報告的規範,BI-RADS分為8級,其中0級是指需要其他影像檢查(超聲、MRI檢查、區域性加壓攝影及放大攝影)。]
  3、乳腺磁共振(MRI)檢查:可作為乳腺X線檢查、乳腺臨床體檢或乳腺超聲檢查發現的疑似病例的補充檢查措施;與乳腺X線聯合用於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篩查。
  MRI檢查具有很多的成像優點,其一是無射線輻射,同時它對軟組織解析度非常好。乳腺是軟組織器官,又對放射線非常敏感,因此MRI對乳腺疾病的診斷非常有優勢,可作為X線和超聲的重要補充方法。而MRI的侷限性主要在於檢查比較費時、費用高於X線和超聲檢查;部分患者(體內有金屬植入物或幽閉恐懼症等)無法進行。
  4、臨床乳腺體檢(CBE):由專業醫師進行的針對雙側乳房及其周圍淋巴組織的一項體格檢查。臨床乳腺檢查單獨作為乳腺癌篩查的方法效果不肯定,尚無證據顯示該方法可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診斷率和降低死亡率。所以,一般建議將其作為乳腺癌篩查的聯合檢查措施,可能彌補乳腺X線篩查的遺漏。
  5、乳腺自我檢查(BSE):建議絕經前婦女選擇月經來潮後7~14天,通過觀察、觸控、按壓三步自我檢查雙側乳房及腋窩上、下、前、後和正中部位淋巴結。
  乳腺自我檢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診斷率和降低死亡率。但由於其可以提高婦女的防癌意識,故仍鼓勵基層醫務工作者向婦女傳授每月1次乳腺自我檢查的方法。
  各機構篩查指南比較
  2016年1月12日,美國《內科學年鑑》(AnnInternMed)雜誌線上發表了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TheUnitedState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USPSTF)頒佈的最終版乳腺癌篩查指南。該指南引起了廣泛爭議,爭議主要集中在乳腺X線檢查的篩查起始年齡及篩查頻率問題,最終版的篩查指南依舊不建議40~49歲普通女性接受常規乳腺X線檢查,關於何時、以何種頻率開始進行常規乳腺X線檢查,最好聽取醫生的建議;對於50~74歲普通女性的推薦檢查頻率依舊為每兩年1次。USPSTF表示,這一推薦為C級推薦,即需要權衡利弊、依據個人意願進行個體化決策。
  近年來,隨著晚期乳腺癌治療療效的改善以及對過度診斷的關注,除了USPSTF外,各組織機構也根據研究資料對乳腺X線檢查、臨床乳腺體檢和乳腺自我檢查等乳腺癌篩查手段進行了重新評估,並對其公佈的乳腺癌篩查指南進行了更新。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WHO/IARC)和美國癌症學會(ACS)就曾分別於6月和10月先後更新了各自的乳腺癌篩查指導意見或指南,其更新後的推薦意見均與USPSTF更加接近。例如ACS新版指南推薦女性每年進行1次乳腺X線檢查的年齡從40歲改為了45~54歲。
  到底該如何選擇乳腺癌篩查呢?中國女性請記住以下內容:
  1、年齡<40歲:首選臨床乳腺體檢+乳腺超聲,如果有可疑病變,可加做乳腺X線檢查;
  2、年齡≥40歲:首選臨床乳腺體檢+乳腺X線檢查+乳腺超聲檢查(緻密型乳腺加超聲檢查);
  3、如果是乳腺癌高危人群,20歲之後就應該開始每年做乳腺X線檢查,必要時還可以加做乳腺MRI,具體可以諮詢醫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