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一:清熱利溼、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並且因這一時期暑溼並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溼、清暑化溼。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於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溼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
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溼氣易侵入人體。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食慾不振等。因此,夏天不能過量進食冷飲,要適當吃利水滲溼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於行水利溼。
原則二: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於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之外可適當食些桃子、橄欖、芹菜等。
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儘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原則三:健脾養胃,補氣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溼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並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溼、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症狀出現,那麼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總之,暑熱、暑溼是夏季人體常易發生的生理反應,上述三個原則是根據人體在夏季易發生的生理現象或不良症狀特點而確定的。朋友們在實際運用中還應根據當地當時的氣象條件(如春夏之交由溫轉熱,夏秋之交由熱轉涼,各地區的小氣候等)結合各自體質不同特點及在夏季容易出現的反應,做到靈活變化。
小滿季節養生食療方:
1.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後用涼開水冷卻,控淨水待用。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此方具有平肝清火、利溼解毒之功效。清涼適口,是適宜夏令食用的菜餚。
2.冬瓜草魚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淨切三角塊,草魚剖淨,留尾洗淨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此方具有平肝、祛風、利溼、除熱之功效。
3.荸薺冰糖藕羹
配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淨去皮,藕洗淨切小塊。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冰糖再燉lO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此方具有清熱利溼,健脾開胃。止瀉固精之功效。
4.綠豆海帶湯
配料: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白糖適量。
做法:洗淨綠豆、海帶,同魚腥草放鍋內加水煎湯。飲湯吃海帶、綠豆。每日1劑,連用1周。
此方可治療面板溼疹。
5.冬瓜薏米粥
配料:冬瓜30克,薏米50克。
做法:二者同煮為粥。每日1劑,早晚服用,每7~10天為l療程。
此方可治療面板溼疹。
6.薏米紅小豆粥
配料: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
做法:紅小豆水浸半日,與玉米鬚、薏米同煮為粥。每日1劑,早晚服食。
此方可治療面板溼疹。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