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主任醫師 陶承軍

  痤瘡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臨床主要表現為粉刺(黑頭、白頭)、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瘢痕等。好發於面、背、胸部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

  現代研究認為,其病因主要與雄性激腺素及皮脂腺功能亢進、毛囊皮脂異常、毛囊皮脂單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炎症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

  在面板科臨床診治過程中發現,青春期後的痤瘡好發於30歲以上的女性。有學者研究認為由於這部分患者外周面板組織雄激素代謝紊亂,雌二醇降低,血清睪丸酮水平升高,從而導致遲發性痤瘡和經前期症狀加重等現象,並與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關。這類女性患者常與睡眠障礙、情緒不穩定有關,情緒穩定性較差,對生活事件的反應強度較劇烈。

  因此專家認為,心理因素同女性青春期後痤瘡有關,慢性、長期精神緊張可能是重要誘因之一。當人們受到來自各方的精神壓力時,抑鬱、焦慮等情緒變化都將通過“大腦皮層-邊緣系統”的情感環路,發放神經衝動到下丘腦-腦垂體-性腺軸或腎上腺軸,使雄激素增加。

  另外,皮脂腺本身對雄激素敏感性也增加。面板與神經系統在胚胎髮育中同源,都是雄激素的重要靶器官,皮脂腺細胞的雄激素受體分佈最高,並且對於迴圈血液中的雄激素有特殊的親和力。

  當然由於遺傳的個體差異,皮脂腺細胞的雄激素受體的分佈及數量是不同的,受體對雄激素的親和力也是不同。因此,痤瘡患者的發病出現不同的輕重程度。

  中青年女性的痤瘡發病與人的心理因素有著互為因果的關係。慢性、長期的精神、情緒因素導致痤瘡的發生,反之痤瘡的發病對這部分患者的心理健康又造成影響,特別是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加重患者焦慮、抑鬱,以及其他一些精神、情緒、心理上的問題。

  由此,對痤瘡的預防和治療已不僅僅限於生物醫學模式,而逐漸發展成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臨床上,對心理因素明顯的患者,應採用相應的心理疏導,對提高療效、抑制復發有一定作用。在社會中生存,來自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的壓力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學會通過交流、訴說、運動、郊遊、飲食調理等方法來舒緩,這將有利於預防痤瘡的發生。

  痤瘡發生後,首先進行必要的中西藥物治療,內服外用,同時需要積極地調整心態,做到不急躁、不抑鬱、不焦慮,瞭解疾病的治療癒合過程,配合醫生用藥,將為疾病治癒起到積極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