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內科 主任醫師 許飛

  1973年Schnitzler首先報道應用漂浮電極導管進行床旁心臟臨時起搏,此項技術在國外迅速得到推廣應用,現已成為醫院搶救必不可少的醫療技術之一。心臟起搏的目的已不僅要起到心率支援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流動力學效應,恢復患者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有一定的診斷及儲存心臟資訊的功能。臨時心臟起搏是治療嚴重心律失常的一種應急和有效的措施,也是心肺復甦的急救手段,為患心臟疾患行非心臟手術病人安全、平穩、順利渡過手術麻醉期提供了一項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在圍手術期應用逐漸增多。
  一、人工心臟起搏器的發展歷史人工心臟起搏溯源於19世紀初,1804年Aldini用直流電刺激使斷頭屍體的心臟復跳。直到1932年, Hyman用電刺激器刺激心臟停搏的家兔獲得成功,命名為pacemaker。1952年Zoll首次用體外經胸壁起搏的方法。1958年10月, Ake Senning和Rune Elmquist在瑞典為因三度房室阻滯、反覆暈厥的43歲Arne Larsson植入了世界第一臺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同年,Furman和Robinson在X線下將第一個靜脈導管電極放入右心室流出道,開創了經靜脈植入心內膜起搏電極的先例。1963年Lemberg和Castellenos應用了心室按需起搏(VVI),被認為是標準的起搏方式。1973年Schnitzler首先報道應用漂浮電極導管進行床旁心臟臨時起搏。起搏器的適應證不斷被拓寬,由原來的針對緩慢性心律失常擴充套件到對室性心動過速、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藥物難於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對心房顫動的治療。

  二、心臟的正常和異常電生理特性心臟節律性地收縮和舒張,是以心肌的生理特性為基礎的。心肌具有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和收縮性四種生理特性。前三種是以肌細胞膜生物電活動為基礎,總稱為電生理特性,表現心臟的興奮功能,形成心臟內興奮的發生和傳播,並引發收縮。人工心臟起搏亦以心臟電生理特性為基礎,以引起心肌的機械收縮為目的,人工心臟起搏與之有密切的關係。
  1、自律性與心臟的起搏:心肌能夠在沒有外來刺激的條件下自動地發生節律性興奮的特性。自律性的高低用自動興奮的頻率(次/min)來衡量。竇房結的自律性最高,它所發出的衝動直接控制整個心臟的電活動,是正常心臟興奮的起源部分,稱正常起搏點。如由竇房結以外的起搏點發放衝動,暫時或永久控制了心臟,則稱為異位節律。
  2、傳導性與傳導障礙:心肌細胞具有傳導興奮的能力。傳導性的高低用興奮的傳導速度來衡量。心內傳導時間約為0.22s,其中心房內、心室內傳導各0.06s,房室交界內傳導0.1s。房室交界內傳導慢,可使心房興奮和收縮先於心室,有利於心室的充分充盈;同時該處傳導慢,也容易發生傳導阻滯。
  3、興奮性與不應期:人工心臟起搏中,能夠引起心臟興奮的最小刺激值即為心臟的起搏閾值。在不應期,非同步起搏脈衝可能落在心室易顫期,而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

  三、心臟起搏系統的型別心臟起搏器由發生器、導線和電極組成。電源供應產生電能,發生器發放起搏脈衝,經導線傳到電極,由於電極與心臟接觸而使起搏脈衝刺激心肌,引起心臟興奮和收縮。
  (一)電極型別

        1、雙極與單極:起搏器迴路都需要兩個電極,兩個電極都接觸心臟者稱為雙極起搏;一個電極接觸心臟,另一個電極接觸心臟以外的組織者稱為單極起搏。
   2、心內膜、心外膜、心肌電極:起搏電極經靜脈送入心腔接觸心內膜者稱為心內膜電極;起搏電極經胸腔植入接觸心外膜者稱為心外膜電極;起搏電極刺入心壁心肌者稱為心肌電極。
  (二)起搏器型別1987年,NASPE/BPEG(北美心臟起搏和電擊生理學會/英國心臟起搏和電生理組織)推出了一套起搏器編碼系統,編碼的五位字母分別代表起搏器不同種類的功能。如VVI表示心室起搏-心室感知-R波抑制型起搏器,DDD表示雙腔起搏-雙腔感知-R波抑制型或P波觸發型起搏器。
  2、同步起搏器為第二代產品。可感知自身心搏的電訊號,並根據病人心率調整其起搏脈衝發放的時間,從而避免了起搏脈衝和自身的競爭。同步是指具有感知功能,包括P波同步(感知心房搏動)和R波同步(感知心室搏動)。感知自身心搏訊號後,起搏器的反應方式有兩種型別:觸發型和抑制型。觸發型是指起搏器感知自身心搏訊號後,立即發放一個起搏脈衝,刺激心臟起搏。抑制型是指起搏器感知自身心搏後,取消下一個預定脈衝發放,以感知自身心搏開始重整起搏週期,又稱為按需型。
  同步型起搏器臨床應用廣泛,較為安全,它包括:①P波觸發型起搏器(AAT);②R波觸發型起搏器(VVT);③P波抑制型起搏器(AAI);④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圖2A)。AAT、AAI(圖2B)這種起搏方式適用於房室傳導功能正常的竇緩,而VVI適應症最廣,既用於房室傳導阻滯(AVB),又用於病竇綜合徵(SSS),臨時性心臟起搏臨床上最常用的為VVI。但房室不能順序收縮,甚至產生室房逆傳,使心排量降低10%~35%,易導致起搏器綜合徵。
  3、順序起搏器植入兩支電極導線,常分別放在右心耳(心房)和右室心尖部(心室),進行房室順序起搏。其特點是先心房收縮,後心室收縮,符合生理性起搏,由於它保持心房和心室的收縮順序,故其血流動力學效果比單純心室起搏為優越。
  ①心房同步心室起搏器(VAT);②心房同步R波抑制型心室起搏器(VDD);③R波抑制型房室順序起搏器(DVI);④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包括了VDD和DVI兩種工作方式,是治療SSS合併AVB的較理想的起搏方式。
  4、程控起搏器是一種新型的生理起搏器,能隨機體的生理需要(體動、呼吸頻率、通氣量、體溫、血液酸鹼度等)而自動改變起搏頻率。如頻率反應起搏器。
  5、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起搏器具有感知和及時終止心動過速的功能,伴發心動過緩和竇性靜止時有按需起搏功能,適用於折返型心動過速。目前,由於射頻消融術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理想,故此類起搏器應用受到限制。
  6、埋藏式自動心臟起搏轉復除顫器(AIPCD)可起搏緩慢心律、抗快速心律失常,又可復律和除顫,對多種心律失常都有治療作用,還具有無創性程控和記錄資料功能。
  四、心臟起搏器的適應症

       永久性起搏的適應症單電極接觸心內膜,無關電極的起搏器埋藏在胸大肌前皮下組織中。鋰電池供電,可用6~8年,最長達14~15年。
  1998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和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聯合制定了《ACC/AHA植入起搏器和心律失常裝置的指南》,闡述了竇房結功能障礙和獲得性房室阻滯永久性起搏治療的適應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