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曹音

  壓力(應激)會使諸如抑鬱等精神疾病惡化,也可能增加痴呆風險,這提示壓力引發的情感和認知損傷可能存在共同的發展機制。近期,加拿大學者發表了一篇綜述,探討焦慮是否會損傷大腦,並且闡述了壓力與神經精神疾病之間關聯的潛在機制。

  近期的研究顯示,焦慮障礙與恐懼的神經迴路的改變有關,比如用於應對威脅的杏仁核“自下而上”的反應通路被放大,而前額葉皮質(PFC)和海馬對於這些通路的調控受損。相似地,慢性壓力會增強杏仁核功能而改變恐懼的神經迴路,同時會導致PFC和海馬結構的退化,從而抑制PFC/海馬對壓力反應的控制。

  藥物(如抗抑鬱藥物)和非藥物干預(認知行為治療、運動)可能部分逆轉壓力導致的大腦損傷。情緒穩定劑鋰劑、抗抑鬱藥物治療和體育鍛煉均可增加海馬神經形成。杏仁體-PFC功能性連線的整合體可在使用抗抑鬱藥治療抑鬱後正常化。在老年廣泛性焦慮症(GAD)患者中應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可增加與注意力相關的背外側前額葉(dlPFC)、腹外側前額葉(vlPFC)和頂葉區域之間的功能性連線。

  此外,焦慮症的認知行為治療可降低杏仁核反應性,增加PFC區域的活動。對GAD患者進行正念訓練可改變杏仁核-PFC連線;對患有數學焦慮症的兒童進行簡單的認知輔導不僅可以減輕焦慮,還可以減少杏仁核反應性。

  總之,慢性壓力會增加罹患嚴重精神疾病(如抑鬱)的風險,近來也被認為與痴呆的發病有關,其潛在機制可能為:壓力會增加杏仁核活性,但壓力也會引起海馬和PFC的結構退化,進而導致情緒調節和認知受損。很明顯,病理性焦慮或壓力都會損傷大腦,但這種損傷可能在藥物和非藥物干預下被(部分)逆轉。抗焦慮干預是否可降低罹患神經精神疾病風險,尚需縱向研究來驗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