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痔瘡?
答:在人類的直腸下端及肛管,其粘膜下或上皮下的一週範圍內,裡面有血管和支援組織,被稱為“血管墊”,裡面的血管被稱作“痔血管”,血管墊是與生俱來的,具有重要的功能。首先,血管墊通過壓力的變化協助肛門控制排便;其次,因為血管墊具有彈性,可以保護肛門周圍的肌肉,不易被幹燥的大便損害;同時,血管墊比較柔軟,可以保證肛門的完美閉合,以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當支援組織鬆弛,痔血管發生異常曲張、脫垂時,一部分人就產生了痔瘡。
2、痔瘡的種類分幾種?
答:痔瘡的種類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三種。如果痔瘡發生在肛門齒狀線之上,稱作內痔,之下則為外痔,如果上下都有即為混合痔。發生部位不同,症狀也不一樣。內痔因為粘膜薄,所以典型症狀是出血,還有脫垂和肛門周圍癢,但是因為受植物神經支配,所以一般不疼。外痔因為易引起肛管關閉不全,分泌物刺激肛門,所以典型症狀是癢、燒灼感、肛門周圍髒,還容易受壓,靜脈血流淤滯,導致血栓形成,所以疼痛症狀較重。
3、便血就是痔瘡?
答:便血是內痔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內痔出血一般為間歇性,糞便乾燥、疲勞、飲酒、過食刺激性食物常為出血誘因。表現為在排便後肛門內出血,血色鮮紅,不與糞便相混或便外表帶血,繼而滴血,甚者可見噴射狀出血,便後多數出血即自行停止。一般人總是把便血當作是痔瘡發作。由於這種誤解,許多人一有便血往往就自己用點治療痔瘡的栓劑或止血藥物,進行自我治療,對於症狀較輕的患者,自行處置後會症狀會得到緩解,嚴重者必須到正規醫院就診。在這裡要提醒大家,少數患者由於長期反覆的痔出血,可能發生嚴重貧血。但是,結腸、消化道系統疾病都可能引起便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肛腸科做檢查,以便得到及時治療。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便血可能是直腸癌的一個危險訊號,必須引起足夠的警惕。
肛門周圍不舒服、肛門處長了東西、以及出現肛門出血、肛周疼痛等情況,不一定是得了痔瘡,還有許多疾病也會有這樣的表現,例如,肛門周圍的膿腫、腫瘤、溼疣以及肛裂等,需要等醫生檢查後才能作出診斷,包括肉眼檢查、指診和肛門鏡等。
4、痔瘡高發人群?
答:血管墊人人都有,但是並非人人都得痔瘡。首先是長期腹壓高的人,例如便祕者;以及長期站立工作者,例如教師,售貨員;還有長期坐著用力的人,例如司機等,這些人容易導致痔血管壓力升高,長期以往,痔瘡就形成了。 俗話說“十人九痔”,但事實上出現症狀的痔瘡的發病率沒那麼高,美國的發病率為4.4%,我國為6.4%左右。
5、痔瘡怎樣治療?
答:痔瘡分為四度,按由輕到重分1度:便鮮血,痔不脫,便後出血停止;2度:便鮮血、伴內痔脫出,便後自行還納;3度:便血減少,勞累或腹內壓增加內痔脫出,需用手還納;4度:內痔脫出不能還納。脫垂重,不代表病情重,因為個體有差異,肛管長短不一,會影響脫垂程度。是否需要治療,還要看症狀。通常來講,1度,2度和少部分3度痔的患者,可以採用保守治療,例如,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來緩解病情,區域性注入硬化劑,冷凍,套扎及擴肛治療等,部分3度和4度患者以及保守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應該採取手術治療。我們近年採用的LigaSure痔切除術由於其微創、術後疼痛輕、併發症少等,獲得了廣大患者的滿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