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感染內科 主任醫師 駱抗先

  案例分享:我25歲。14歲乙肝發病轉氨酶254U/L,護肝降酶10天后恢復到30 U/L。近四年來至少半年一次,為小三陽,轉氨酶基本正常,偶爾高過,不超過80U/L,注意休息後複查均恢復正常,因此沒用過藥。08、11、13、14、15年檢查HBV DNA陰性,半年前高敏精確檢查結果為180 IU/ml。表面抗原2988 IU/ml。甲胎蛋白近一年查過三次,一次9.1,另兩次7.5(臨界值8.8ng)。B超無異常提示。問題如下:

  1.父親34歲時肝癌去世。有此家族史,我現在是否需要考慮抗病毒治療?如果不需要,出現什麼現象需要?

  2.家族史的影響有多大?讀您的部落格,讓我瞭解到肝癌是有遺傳傾向的,如果我保持這樣的檢查結果,生活中也十分注意,得肝癌的概率有多大?會比正常人高很多嗎?

  3.我在14歲的一次偶然體檢中就發現轉氨酶增高,發病了,發病的年齡對以後的病情發展有影響嗎?

  父親肝癌,自己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當然必須警惕。

  有了肝癌遺傳素質,還需有接受遺傳的病變基礎。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還須看肝臟病變,病變越重,發生率越高。按現有檢查結果,只是慢性非活動性攜帶,應該不必擔心。

  問題在於:14歲肝炎發病至今11年,前7年沒有查肝功;病毒近年查過5次陰性,最近精確定量病毒陽性,難以確定是否有過病情活動。因為“小三陽”病變可以潛在發展,過去沒有定期檢查,就難以確定現在肝臟有無纖維化。

  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纖維化是肝癌發生的基礎病變。

  建議做肝纖維化掃描、血常規、肝功包括轉肽酶(GGT),甲胎蛋白,如有異常,考慮CT平掃。

  “小三陽”增高的病毒是變異的,毒力較弱,少數肝炎患者轉氨酶可以正常,病毒水平對診斷更加重要。當前以精確定量5次方cp/ml為基線,還須加上權重,不到40歲的年輕人,近親肝癌和肝纖維化有其中一項就可診斷,需要開始抗病毒治療。如有重度肝纖維化,診斷的門檻還可降低。

  在排除肝纖維化後,就沒有必要擔心,只是慢性非活動性攜帶的病毒和病變可能再活動,只要此後每6個月檢查肝功、病毒、B超和甲胎蛋白就是最好的安全保證。肝功和病毒定量可以監護肝炎;一旦發病,B超和甲胎蛋白可以監護癌變,在6個月內小肝癌是可以根治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