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搞錯!很多人看見這樣的標題以為是在譁眾取寵甚至認為荒誕不經。其實,醫學的發展出乎您想象,雖然有些事看起來無法接受。要搞清楚這件事,咱們先把腸道那點事說一下:
人體消化道上下兩端均對外開放,其內部與多個器官相通,腸道內容物與外界及其他器官經常進行物質、能量或資訊交流。我們的腸道內棲息著大量微生物,其種類和數量保持相對穩定和平衡,這些微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保持一定的數量和比例,被稱為正常菌群,它們是機體內環境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並且它們中的大多數與人體在漫長的協同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共生共贏關係。一方面人體選擇性地讓某些微生物定植於腸道,併為其提供舒適的棲息環境,彼此的代謝酶親密無間;另一方面,這些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又促進腸黏膜免疫功能的完善和影響、參與人體的多種代謝功能。人體腸道內有益菌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出人體的健康狀態。健康人腸道菌群的穩定和平衡與否對人體的營養、生理和免疫功能、疾病、老化、致癌等都有極大的影響。
腸道菌群對人體有益之處是提供多種維生素及其他有益物質;其次是刺激機體免疫器官及其功能的發育,並對外源侵入的病原菌具有生物拮抗作用。另一方面,腸道菌群所生成的代謝產物,如氨、硫化氫、胺、酚、毒素和致癌物等對人體是有害處的,但機體具有各種機制來清除這些有害物質,如果這些機制發生障礙則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如果微生物、人體和外界環境三者的平衡關係出現生態失調,稱為菌群失調。在人體抵抗力降低、腸道粘膜出現問題、有害菌群侵入或其毒性代謝產物被粘膜吸收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如瘦弱嬰幼兒、年老體弱和患急慢性疾病者,以及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激素、抗腫瘤藥物和放射治療者。
雖然醫學技術迅猛發展,但腸道疾病仍然有很多問題難以解決,臨床治療效果差強人意,比如某些特殊細菌感染導致的長期腹瀉、頑固性便祕、炎症性腸病等。
80年代,其實就有美國的科學家採用健康人大便治療腸道疾病的報道,但當時並未引起廣泛注意。近年來,隨著腸道疾病發病率的增加,科學家想出了一個通過吃健康人“大便”(醫學專用術語稱之為“糞菌移植”)而治病比較可行的方法:他們將健康志願者的糞便經過特別方法進行提取後裝入特製的膠囊中,這樣病人不至於因為口感問題而出現服藥障礙。原來沒有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的確是由於氣味的問題,病人難以接受。
腸道感染了一種特殊細菌(艱難梭菌)而長期腹瀉的病人,經反覆抗生素治療者,其腸道菌群往往是失調的。科學家就採用糞便菌群移植的技術有效地治療了這種疾病。目前,這種特殊細菌導致的腹瀉, 採用“糞菌移植”技術被公認為效果最佳。另外,頑固性便祕、炎症性腸病也被應用於臨床,被證明部分病人具有較好的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