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主治醫師 程志鵬

       鍼灸是兩種不同的中醫治療方法——針刺和艾灸的合稱。針刺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艾灸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或艾條按一定的穴位薰灼面板,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古代有“一針二灸三用藥”的說法,說明了針和灸的重要性。
  當然,針和灸臨床上也常常結合應用,故稱為鍼灸。如古代醫術《針方六集》中說:“不針不神,不灸不良。”意思是說單用針法雖可取得神效,但針、灸並用效果更佳。
  針與灸兩者都是基於中醫的精氣神、經絡腧穴理論,通過刺激經絡腧穴,達到調和陰陽的目的,兩者治療的範圍並不一樣,所謂“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一般來說,針刺以開導、疏通、涼瀉為特長,主要治療實熱證;而艾灸以收攝、封固、溫補為特長,主要治療虛寒證。
  針刺幾乎對所有病症都有一定的效果,因為針刺是直接作用於人的經絡的,而經絡是溝通內外、連線五臟六腑和身體各組織的。幾乎所有疾病,都源於相應經絡的阻塞、氣血虧虛或過旺等。
  針刺正是通過疏通經絡、調理陰陽、虛補實瀉的方法,使人體恢復健康,所以,幾乎沒有不能用針刺治療的病。當然,療效的好壞則與施術者的水平高低有著很大的關係。
  相比較而言,艾灸的發現和應用的歷史要比針刺長,可以追溯到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時代,那時人們使用艾絨做為媒介引火。因為艾絨本身具有易燃、持久的特點,灰中有火,所以人們就用死灰復燃來形容艾絨的這一特點。加之艾草本身就是很好的中藥,端午節屋外懸掛鮮艾草利用其芳香溫熱的性味來辟邪解毒。

  百草之中選擇艾草的原因在於艾絨燃燒時溫和持久,更重要的原因是艾絨燃燒輻射出的熱能,其頻率、波幅與冬日的陽光最接近,易於引起人體的共振,因而滲透性、穿透力特別強。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艾葉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溼,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
  鍼灸是中國先祖源於自然的發明,傳統針道的本質就是簡約和樸實,摒棄了經驗、功利和主觀人為而返璞歸真、重歸自然,自然而不加修飾,簡約而不簡單,樸實而不樸素。與“迴歸自然”的世界潮流相適應,鍼灸的“副作用小或無”比其“療效”更能引起西方人的關注,許多西方人比國人更相信鍼灸的神奇。
  作為一些疾病的“替換療法”或“補充療法”,西方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尋求鍼灸治療,從戒菸、減肥、鎮痛、康復到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使得到驗證的鍼灸適應症越來越廣。
  縱觀中國醫學史,鍼灸為中華民族的健康與繁衍作出了巨大貢獻,橫覽當今世界,鍼灸以它特有的魅力在全球性“迴歸自然”的大潮中獨領風騷。中國的文字也很有意思:針與真諧音,艾與愛諧音,針、艾與真愛諧音,灸與久諧音,鍼灸二字之中,蘊含著針艾常灸,真愛常有,健康長壽之意。

  總之,鍼灸之法,歷史悠久,效果卓著,操作簡便,切實可行,綠色環保,在普通百姓面臨看病難、看病貴的今天,將其用於祛病養生、益壽延年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