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副主任醫師 青海濤

  一項美國的資料提示,從全國(美國)內鏡資料庫中收集了2000年到2012年的資料,在65892例年齡在40-49歲的患者接受了各種適應症的結腸鏡檢查。與對照組相比,便血患者有較大的息肉(>9mm)或腫瘤的比例較高!

  如果便血呈鮮紅色,且成滴狀附於大便的表面,那麼出血部位大多在肛門或距肛門不遠的部位,應考慮痔瘡、肛裂、巨大息肉、直腸癌的出血。腸癌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早期診斷依賴於定期腸鏡檢查!

  一般來說40歲以上人群,但現在腫瘤有年輕化的趨勢,10來歲患腸癌的不是沒有,對於長期有以下表現(2月以上),值得引起注意:

  1、便血:腸癌早期病變僅限於黏膜,可無症狀,或僅有排便習慣改變。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即可出現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於大便表面。糞便鏡檢可發現紅細胞,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對有血便或持續大便潛血陽性人,應首先考慮到有大腸腫瘤的可能,並應做進一步的相關檢查。

  2、黏液便和膿血便:巨大息肉或者癌腫破裂時,大便中常帶有鮮紅或暗紅的血液和黏液,且糞血相混。

  3、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由原來的每天一次變成兩三次,每次大便完畢後有大便不盡的感覺。

  4、腹瀉或便祕交替:若有腹瀉與便祕交替出現等症狀,就可能是因為腫瘤的生長影響了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應該考慮為腫瘤可能。

  5、中下腹痛和腹脹:腸癌患者因腸道梗阻會腹脹、腹痛,其中腹痛的發生率較腹脹的發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

  6、貧血與消瘦:隨病程進展,病人可出現慢性消耗性症狀,如貧血、消瘦、乏力及發熱,甚至出現惡液質,並經常伴隨著疲勞和無法解釋的體重驟降,與便血、攝入不足以及消耗過多有關。

  當有以上表現時最好去做結腸鏡檢查,這是目前早期診斷大腸癌以及癌前病變的最有效和首選的手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