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臟中心 主任醫師 沈愛東

  夏季到來,隨著溫度上升,皰診性咽峽炎的患兒明顯增多,門診醫生在檢查感染指標的同時會檢查心肌酶,心肌酶升高提示心肌損害,而很多患兒也會因此被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但真的是這樣嗎?目前認為皰疹性咽峽炎的主要致病病原體為柯薩奇病毒A組(CA),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致病原為柯薩奇病毒(A、B 組)、腺病毒等。

  什麼是「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各種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間質炎症細胞浸潤和鄰近的心肌細胞壞死或變性,導致心功能障礙和其他系統損害的疾病。

  而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除少數爆發性心肌炎為病毒對心肌細胞的直接廣泛破壞,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均為病毒血症致機體免疫系統活化致病,因此發生心肌炎是遺傳和免疫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心肌酶升高是兒童心肌炎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但並非心肌酶譜中任何一項升高都支援心肌炎診斷。心肌酶譜中最有診斷價值的一項是肌酸激酶同工酶,即CK-MB,因為它主要來自於損傷的心肌細胞,具有心肌特異性。

  心肌損傷時,同時釋放其他多種酶,包括LDH、HBDH、CK,因此,如果只有CK-MB升高而不伴其他酶的升高,不一定有心肌損傷和心肌炎。反之,只有其他酶的升高,而CK-MB正常就更不支援心肌炎,因為這些酶還可來源於骨骼肌和肝臟等許多其他組織。

  嬰幼兒由於細胞代謝活躍,正常心肌酶水平可高於成人,而且靜脈取血時的束縛以及孩子的反抗均可造成非特異性肌酶的升高;另外還有檢測方法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問題。

  目前國內多數醫院檢測的是CK-MB活性,以IU/L為單位,而一些三甲醫院開展的CK-MBmass(質量)檢測以ng/ml為單位,較活性檢測更為準確,因此建議CK-MB輕度升高的患兒可再做一下CK-MBmass檢測,多數檢測值會在正常範圍,從而解除心肌炎的擔憂。還可同時檢測心肌特異性更強的指標肌鈣蛋白以助診斷。

  另外一種特殊的情況是CK顯著升高達數千或上萬IU/L,同時伴有其他心肌酶的升高,但CK-MB不超過CK值的5%,這種情況多是肌病的表現而非心肌炎,應告知患兒就診神經肌肉病專業。

  總之,心肌炎的診斷是綜合臨床症狀體徵和心肌酶、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後作出的,應按照兒童心肌炎診斷標準進行診斷,不能將非特異心肌酶的升高診為心肌炎,造成心肌炎診斷過濫。

  另一方面,由於心肌炎臨床表現無特異性且輕重懸殊,也不能漏診。尤其不能漏診重症心肌炎,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