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呼吸科 副主任醫師 祝勇

  通常拿到一張血常規化驗單,醫生主要看三個資料:白細胞計數(WBC)、淋巴細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而白細胞計數就是常說的血象,後兩者則是白細胞的分類。眾所周知,白細胞是人體的“衛士”,專門幫助人體抵禦細菌等外來入侵。不過,其實在這些衛兵裡,有一隊“精兵強將”更需要關注,那就是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進行戰鬥時總是衝在最前面,在人體免疫系統裡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醫生來說,看血液化驗單不僅僅看白細胞有沒有低於正常值,還要關注中性粒細胞的數量。
  中性粒細胞是什麼?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佈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葉與葉間有細絲相連。其顆粒表面有一層膜包裹,可分1~4型,顆粒中含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鹼性磷酸酶等。
  中性粒細胞的作用
  中性粒細胞在血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處於機體抵禦微生物病原體,特別是在化膿性細菌入侵的第一線,當炎症發生時,它們被趨化性物質吸引到炎症部位。由於它們是藉糖酵解獲得能量,因此在腫脹並血流不暢的缺氧情況下仍能夠生存,它們在這裡形成細胞毒存在破壞細菌和附近組織的細胞膜。

  由於中性粒細胞內含有大量溶酶體酶,因此能將吞噬入細胞內的細菌和組織碎片分解,這樣,入侵的細菌被包圍在一個區域性,並消滅,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體內擴散。當中性粒細胞本身解體時,釋出各溶酶體酶類能溶解周圍組織而形成膿腫。
  中性粒細胞是血常規化驗其中的一項,但是你會看血常規化驗單嗎?拿到血液化驗單,通常病人都會很茫然,密密麻麻這麼多資料,到底說明了什麼?尤其是看到有幾個升高或者下降的箭頭,更是內心恐懼,不知道問題是否嚴重。

  如果白細胞數量高於1萬,炎症比較厲害,可以使用消炎藥物、打吊瓶,白細胞數量低於4000,說明抵抗力比較低,退燒藥等要少用。如果淋巴細胞百分比高,則是病毒感染;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高,則是細菌感染。白細胞主要為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高的話一般白細胞也高,常見為感染,一般感冒都會導致增高。
  感冒會導致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
  如果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都高,說明是細菌感染;白細胞計數低,淋巴細胞百分比高,則是病毒感染;如果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則可能既有病毒感染又有細菌感染。當然,這是基本判斷方法,具體情況還需醫生確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