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生殖健康與不孕症科 副主任醫師 蘇念軍

  爸爸媽媽發現丁丁自小總是不太用左手:剛學會吃手那會,總是喜歡津津有味地吃右手,而對左手卻不怎麼感興趣,之後拿東西也是,總是用右手而不用左手,想著多數人都是右手比左手靈活,爸爸媽媽也就沒太在意。但到了丁丁開始學走路時,家裡人發現他雖然什麼都挺正常的,腦袋瓜子也挺靈活的,但走起路來卻很笨拙,身體極不平衡,摔跤是常有的事。家裡人總覺得不太放心,最後還是抱著孩子前來就診。醫生檢查時發現丁丁左手不能很好地握物,左前臂旋前畸形,雙手協調性不良,左足稍內翻,外側緣著地,行走時平衡性欠佳,輔以腦電圖及CT等檢查後,發現丁丁原來是左側偏癱了。

  提到偏癱,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因意外導致半身不遂的成年人,怎麼也無法將其與一個小兒聯絡起來。但在臨床中,偏癱患兒卻不乏見到,有一些孩子因非特異性腦動脈炎所致的腦梗塞、腦血管畸形、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宮內缺氧、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外傷、心臟病等原因,導致逐漸或突然出現一側上下肢活動受限,可伴有失語、面癱或吞嚥困難及機體癱瘓等表現,它是臨床中一種神經系統綜合徵類疾病,如果處理不及時,可致患兒殘疾,影響生活質量。

  那麼,爸爸媽媽該如何才能及早發現偏癱寶寶呢?這些細節不容忽視:

  1、首先是留心觀察寶寶的面部變化:偏癱寶寶閉眼時,癱側眼睛雖然能閉合,但是不能閉緊,剛閉眼時,睫毛尚不能顯露,稍等片刻,睫毛大部分顯露在外;用力閉嘴時,可發現偏癱側力弱,自然位時口角偏向下外方,張口時口呈斜橢圓形。

  2、其次留意寶寶上下肢的肌張力變化:弛緩性偏癱寶寶可表現為一側上下肢隨意運動障礙伴明顯的肌張力低下,寶寶癱側手足無力,所以幾乎不怎麼使用癱側的手。痙攣性偏癱的寶寶有明顯的肌張力增高,癱側上肢以屈肌張力增高為主,下肢以伸肌張力增高為主,他們可表現出一種特有的姿勢-----肩高聳,癱側上肢屈曲,前臂內收,肘、腕、手指呈屈曲狀態,被動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癱側下肢過伸,髖關節內收,膝關節伸直,踝關節內收,足趾跖曲呈爪形趾或馬蹄內翻足,劃圈樣行走步態,走路不穩。

  如果寶寶出現有上述異樣,爸爸媽媽需提高警惕,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醫生一般可根據病史、臨床檢查及影像學檢查予以診斷,一旦確診,需儘早治療。

  在治療上,除了針對引起偏癱的病因進行治療外,早期的康復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各關節的被動運動和功能鍛鍊,如通過作業療法、運動療法、理療、語言療法、鍼灸等,最大限度地發揮患兒的代償恢復潛力,減輕神經損傷後遺症。目前認為康復治療介入得越早,功能恢復的可能性越大,預後也就越好。另外,由於偏癱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恆,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得到患兒跟家長的積極配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