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逐漸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腸鏡檢查,但拿到報告單的時候還是一知半解:什麼是腸息肉?腸息肉需不需要切呢?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腸息肉的知識。
什麼是腸息肉?
腸息肉就是腸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變的總稱,通俗地說,就是腸道上長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腫瘤性和非腫瘤性病變。息肉一般都較小,細長彎曲,形狀不規則,一端遊離或兩端附著在腸壁上而中間懸空,呈橋樣。在未確定其病理性質之前統稱為息肉,明確病理性質後則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診斷學名稱,如結腸管狀腺瘤、直腸原位癌、結腸炎性息肉等。
腸息肉會惡變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發生癌變。一般而言,我們會將腸道息肉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又叫新生物性息肉)。
非腫瘤性的息肉一般就不會發生癌變,主要包括:
1、幼年性息肉:常見於幼兒,大多在10歲以下。常發生直腸內,呈圓球形,多為單發,病理特徵為大小不等的瀦留性囊腔,是一種錯構瘤。
2、炎性息肉:又稱假性息肉。是大腸黏膜的潰瘍在癒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及潰瘍間黏膜下水腫,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漸隆起而形成。
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腺瘤性息肉可分為三種類型,即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最多見。
導致腸息肉的原因?
1、飲食性因素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性飲食者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2、膽汁代謝紊亂
胃十二指腸潰瘍行胃空腸吻合以及膽囊切除術後患者,膽汁的流向和排出時間發生改變,大腸內膽汁酸的含量增加。
3、遺傳因素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樣,家族成員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時,其他成員發生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明顯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
4、腸道炎性疾病
腸黏膜的慢性炎症病變是導致炎症性息肉發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腸道血吸蟲和腸結核等,也見於結腸手術後吻合口部位。
5、基因異常
家族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第5對染色體長臂內一種被稱為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的等位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和缺如有關。正常情況下,該等位基因需要同時發揮作用以抑制腫瘤的生長,當該基因出現缺如或發生突變時,對腫瘤的抑制作用消失,從而發生結直腸腺瘤性息肉病和癌變。
6、生活習慣
低食物纖維飲食與結直腸息肉有關;吸菸與腺瘤性息肉有密切關係。
腸息肉惡變時間是多久?
從發病年齡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腸癌早5~10年。據Morson在1976年發表的腺瘤到癌發展理論認為,這個時間約為10年。但據最新的一些文獻報道,從腺瘤性息肉發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
怎麼明確腸息肉性質?
腸鏡下從大體形狀上大致可以判斷息肉的良惡性,一般來說,帶蒂的、直徑小於2cm、表面光滑、鏡子推動活動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徑較大(大於2cm),表面有出血、潰瘍,鏡子推動活動度差的往往往是惡性的機會較大。腸鏡下只能根據息肉的形態作出大概而模煳的診斷,正確的處理是將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檢查,以最終判定息肉的性質。病理結果才是息肉診斷的“金標準”。
腸息肉一定要切掉嗎?
腸息肉大部分是腸黏膜的一個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檢查這個“金標準”之前,一切診斷只是猜測,不切除它,留在體內畢竟是一個“定時炸彈”。若是惡性,危害自不必說;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變,則相當於一個“定時炸彈”,隨著息肉的增大,數目的增加,癌變機會也迅速增大,直徑超過2cm的腺瘤近半數會惡變成癌。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對身體的危害性雖然小些,但隨著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帶來一系列臨床症狀,如長期便血、腹瀉、腸套疊甚至腸梗阻等。因此,發現腸息肉應將其切除。
內鏡下腸息肉切除已成為腸息肉治療的常規方法,除了極少部分直徑過大、內鏡下形態明顯惡變或數目過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內鏡下將腸息肉完整切除。一般情況下,發現有腸息肉,應儘早切除,以免帶來一些其他疾病,甚至於惡化成腸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