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新政的實施,讓很多想要兩個孩子的單獨家庭看到了希望。每年增加100~200萬孩子的生育率讓各醫院的產科不斷迎來新的高峰,總結一下能感覺到明顯的中國特色:70後是趕著末班車生二胎的一批人,她們普遍高齡,合併症併發症多,二胎間隔年齡跨度大,平均間隔8—10年;80後是獨生子女的一代,特點是剖宮產率高;而90後是生育正當年的一批。
最近,我作為產科醫生能明顯感覺到高齡經產婦人數的井噴態勢。這一波“高潮”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使孕婦和產科醫生都面臨新的巨大挑戰。40歲以上的超高齡婦女能如願懷上二胎已屬不易,一部分要歸功於近年輔助生育技術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然生育率降低的損失,很多高齡經產婦女有再生育的意願,為能趕上有限的妊娠機會,往往採用試管嬰兒受孕,妊娠早期經歷保胎治療,再加上孕期運動過少,這些原因給產時、產後帶來較大的風險。
比如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乏力、胎盤粘連導致難以控制的產後大出血,以及產後靜脈栓塞的發生。這些高齡產婦的機體代償能力、應激能力遠遠低於年輕初產婦,一旦出現合併症或併發症,搶救起來非常棘手。近幾年高齡經產婦的死亡比例有較大的增加,在經歷分娩時,往往危險更大。
造成高齡經產婦難產的原因,其中最突出的問題還是肥胖
首先這批人往往生活條件比較好,其次對二胎妊娠產檢不如第一胎重視,不管產科醫生每次叮囑,照樣營養過剩,運動過少,肥胖不僅產生巨大兒,隨之也帶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合併症。
到分娩發動時,主觀上這些孕婦因既往有分娩經歷,即使已經知道胎兒體重較大也希望選擇陰道分娩。實際上,產婦經歷兩次分娩間時間跨度大,產婦相對年齡較大,體力和體能均不如以往,這些因素很容易導致難產。
還有一部分客觀干擾因素,比如產婦腹壁較鬆弛,使醫生對胎兒體重估計拿捏不準,往往把巨大兒,考慮成正常體重兒,從而決定經陰道分娩,最終措手不及。有時候好不容易說服一個胖媽媽同意剖了,肥胖孕婦手術時麻醉問題又是一難關,術後切口癒合問題更是一大麻煩。
其次,高齡經產婦人生經歷相對比較豐富
在之前的計劃生育政策下,有的經歷人工流產、引產、清宮等手術,有些則有過帶環、取環等經歷,還有感染婦科炎症性疾病,以及接受過宮頸炎物理治療,這些都可能造成子宮的生理情況發生改變,而這種改變很可能影響正常分娩,造成難產。還有一些少數情況,比如偶見雙子宮、雙宮頸的孕婦,上次受孕於對側子宮,而本次受孕的子宮宮頸發育較差,發生難產。
對於另一部分第一胎剖,第二胎打算再剖的媽媽,前置胎盤和圍手術期的大出血風險是產科醫生最頭疼的問題
有剖宮產史的孕婦容易合併前置胎盤,是由於前次手術帶來的內膜損傷,再加上很多高齡婦女再生育時還經歷過人工流產以及放環取環等手術,子宮內膜多次受損引起子宮內膜炎或萎縮性改變,胎盤血供不足,為攝取足夠的營養,胎盤面積擴大,延伸至子宮下段,使前置胎盤和胎盤形態異常發生率增加。
近年來胎盤因素已逐漸取代宮縮乏力而成為了導致嚴重產後出血的主要病因,同時也是目前子宮切除的首要病因。高齡經產婦由於身體機能減弱,對大出血耐受性降低,易導致彌散性凝血功能障礙、失血性休克、子宮切除等嚴重後果。
就算好不容易把娃生下來了,產科醫生還是不敢放鬆。
首先是因為產後出血
高齡經產婦產後出血的發生率是年輕經產婦的6.3倍。其原因有很多,比如高齡經產婦精神高度緊張、產程中體力消耗大,孕產次多,子宮肌纖維損傷嚴重,宮頸及產道裂傷,以及前面提到的胎盤因素,均可影響子宮收縮和縮復功能,從而引起產後出血。
其次,產後下肢靜脈血栓也是高齡產婦相對高發的疾病
這是因為在妊娠、分娩及剖宮產術後的產褥期內,脹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盆腔靜脈擴張,血流緩慢,加之長時間臥床,均促成血栓的形成。一旦患者下床活動,尤其排便時下肢肌肉收縮和腹肌用力可使血栓脫落至肺、腦、心臟以及其他臟器的動脈內發生血栓栓塞,嚴重的可導致猝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