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鮑秀蘭

  視覺和聽覺對於寶寶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從出生到3歲是寶寶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嬰幼兒早期的聽力損失,即使是輕度的也可導致寶寶在生理和行為交往上明顯及永久的功能障礙。國家在聽力檢查方面也很重視,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做聽力篩查,初篩沒通過的還要進行復篩,復篩仍不通過的,還要進行聽覺誘發電位等診斷性聽力學評估專案。寶爸寶媽們對寶寶的聽力更是關注。在寶籃貝貝諮詢門診中因為發現寶寶不追聽前來諮詢的家長為數不少。但是除了部分確實存在聽力障礙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聽力正常的寶寶。這部分孩子各種客觀的聽力檢查都是正常的,聽力篩查雙耳通過了,有的家長不放心還去做了聽覺誘發電位,也是正常的,家裡面有響聲,寶寶也有反應,可是家長在家裡就是無法引出追聽反應,家長為此很焦慮,也很疑惑,到處去檢查驗證。

  追聽聲源對寶寶月齡的要求!

  其實在胎兒期15-20周左右,胎兒就有了聽覺,但是那時候不是很敏感。到24-28周的時候呢,對聲響就有了比較明顯的反應了,比如胎動的變化。有的媽媽還能記得寶寶在肚子裡鬧騰的時候,放某首舒緩的音樂,寶寶就能平靜一些。所以,新生兒出來就應該能聽見了。那麼因為追聽不好到寶籃貝貝來諮詢的寶貝一般月齡都偏小一些,以6個月以內的居多。

  在家如何測試寶寶是否追聽?

  其實追聽反應的引出是有技巧的,在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有此疑慮的家長可以在家試一試。

  技巧1:觀察家裡有聲響時,寶寶是否會有反應,比如驚跳、嚇哭等。或者有的哭鬧時,一放音樂,就不哭了等等。如果有這些反應,說明寶寶是能聽見的。

  技巧2:引導追聽反應時,要消除視覺的干擾。有的家長引導追聽反應時,寶寶看著燈或亮處或看著人臉,這時候追聽一般很難引出來,所以正確的方法是關燈,或者掉個方向,人蹲下不讓寶寶看到,用玩具在寶寶耳旁搖響;或者也可以在夜晚,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燈關掉,在寶寶耳邊發出聲響;或者先用玩具吸引,等孩子看到玩具時,突然藏起玩具,迅速在耳邊搖響,或先跟寶寶說話,等他注意看人時,人突然藏起來,迅速在耳邊發出聲響。

  技巧3:聲音的選擇。人聲、塑料袋、鼓聲、搖鈴。

  技巧4:狀態的選擇。避免在哭鬧、專心吃手、瞌睡等時候。

  技巧5:頭控的影響。

  如果以上方法檢查都不能引出追聽反應,那就要重視了,儘早到耳鼻喉科進行相關檢查。

  如何訓練寶寶追聽?

  1、3月內:托起頭頸部

  訓練的時候可以單獨訓練聽力,也可以視聽同時進行。

  (1)單獨訓練聽力的方法包括:給寶寶聽各種音樂、在不讓寶寶看到的情況下,用不同聲音的玩具或工具,比如裝黃豆的玻璃瓶、裝大米的塑料小藥甁、搖鈴、小鼓、拍巴掌的聲音、說話的聲音、敲桌子的聲音等吸引寶寶轉頭。轉頭其實也是一個練習頭控的方法。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在孩子周圍各個方向發出以上各種聲音,逗引寶寶快速尋找到聲源。

  (2)視聽同時進行:比如給寶寶唱兒歌,跟寶寶說話、逗樂,讓寶寶看著玩具,擺弄玩具發出聲音。

  2、追聽與智力的關係

  經常有家長問到這個問題,聽力跟智力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也就是說,不是聽力不好,一定就智力不好;也不是說智力不好,一定就聽力不好。但是聽覺發育肯定會對智慧發育有影響的,我想這一點大家都能理解的。特別是嬰幼兒,影響更大。尤其3個月內的小嬰兒,他們的智力發育主要就體現在能看,能聽,會和人咿呀發聲、笑等等。所以聽力是小嬰兒智慧結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一定要重視聽力的發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