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肯定有人會說,“激素恐懼症”?這是什麼怪病?其實,這不是什麼怪病,這在我們婦科門診太常見了。
病例一,一31歲不孕症女性,自初潮起即月經不調,曾到協和醫院就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徵,給予達英-35治療,她吃了一盒就不吃了。我問她:“為什麼不吃了?”回答:“他們說吃激素不好。”
病例二,一多囊卵巢綜合徵月經不調的26歲未婚女性,因月經不調前來就診,一進門,她就鄭重宣告:“我不用激素治療。”我問:“為什麼?”她很乾脆地回答:“吃激素不好。
病例三,一34歲女性,月經不調。7年前看了協和所有婦科內分泌醫生,每個醫生都建議她定期吃孕激素。她一聽是激素,就不來了,一直中藥治療。7年後因為不懷孕來就診,B超顯示內膜14mm,診斷性刮宮的病理結果顯示:子宮內膜癌,建議她用高效孕激素治療,她又不來了。後來聽說她做了子宮切除手術。
病例四,29歲,自初潮起月經不調,拒絕用任何藥物治療。一年多以前因不懷孕做宮腔鏡檢查,病理為子宮內膜癌。在上海用高效孕激素治療三個月後刮宮,病理結果顯示治療效果不佳,又到北京協和醫院用GnRH-a,同時放曼月樂環半年。三個月前取環刮宮後送病理證實內膜已經逆轉,建議儘快妊娠來就診。從第一次發現子宮內膜癌到最後子宮內膜逆轉的整個治療過程中,共做了6次診斷性刮宮。由於多次宮腔操作,子宮內膜已被損傷,她提供的多張B超聲顯示子宮內膜厚度在3~4mm之間。
……
這樣的病例太多了,舉不勝舉。幾乎每次門診都會遇到。這些病例的共同之處就是談“激素”色變。
為什麼對激素如此恐懼呢?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他們的回答就像商量好了似的,高度的統一:“因為激素有副作用”、“吃激素會發胖”、“吃激素不好”、“激素不能長期吃”,等等。
曾幾何時,國人對激素如此恐懼,我無從瞭解。然而,激素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正常人體內有幾百種激素,各種激素在各自的崗位上行使著各自的職責,維持著人體的正常功能。如果某種激素不正常,不論是多了還是少了,都會出現問題。比如:甲狀腺的激素不正常可引起甲亢或甲低。
雌激素、孕激素是女性卵巢分泌的激素。女性體內很多器官都有雌激素的受體,雌激素在這些器官中都有作用。比如:乳房如果沒有雌激素的作用將不會發育;子宮沒有雌激素的作用不會長大;骨骼如果缺少雌激素會導致骨密度降低。……
那麼,雌激素和子宮內膜癌有什麼關係呢?
在正常月經週期中,隨著卵泡長大,體內雌激素分泌增加。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呈增殖期改變,即內膜增厚,腺體增加,螺旋血管生長;排卵後,卵巢內形成黃體,黃體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子宮內膜呈分泌期改變,即腺體管腔擴大,螺旋動脈彎曲。如果胚胎沒有著床,卵巢中黃體萎縮,雌孕激素下降,子宮內膜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援,脫落出血,也就是來“月經”。從這個意義上說,孕激素起著保護子宮內膜的作用。
如果月經不正常,沒有排卵,體內有雌激素的作用,子宮內膜在雌激素作用下生長,由於沒有孕激素的作用,子宮內膜不能定期徹底脫落。子宮內膜在雌激素長期的刺激下無序生長,可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增生分為“無不典型性的子宮內膜增生”和“不典型的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增生是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其發病率至少比子宮內膜癌高出3倍,若不加以干預,有可能進展為子宮內膜癌。前面的四個病例中有兩個已經發展成子宮內膜癌了。子宮內膜癌雖然不像其他癌症那麼可怕,因為其發展很慢,可以用藥物治療逆轉後爭取懷孕。但容易復發,最後可能需要切除子宮。
有人會說,你這不是危言聳聽嗎?月經不調的人多了,哪有那麼多子宮內膜癌呀?是的。我不是說所有月經不調都會發展成子宮內膜癌,至少月經不調的人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誰會趕上呢,不得而知。從生殖健康的角度來講,定期用幾天孕激素,一來可以控制月經,防止出血不止或大出血,二來可以保護子宮內膜,為什麼不呢?
又有人會說:“可是,激素會有副作用呀。” 是的,我不否認激素有副作用,各種激素會有各種不同的副作用。可是,哪種藥沒有副作用呢?“是藥三分毒”,這話是中醫大夫說的。關鍵是平衡利弊,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舉個例子,我們每個人都要吃飯,吃飯有沒有副作用呢?吃飯也會導致某些疾病,但人可以不吃飯嗎?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月經規律,有排卵,體內有孕激素,當然不需要再吃孕激素。但是如果缺乏孕激素,那就需要補充孕激素,目的是為了保護子宮內膜。
說到這裡,那些患有“激素恐懼症”的人們,你們還恐懼激素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