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臟外科中心 副主任醫師 方穎

  兒童破壞性情緒障礙,是美國精神病學學會於2013年5月釋出的《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第5版)》(DSM-5)新增的疾病診斷,歸屬於抑鬱障礙,簡稱DMDD。

  在新的診斷分類出來之前,兒童破壞性情緒障礙多被診斷為多動症,但患兒”高激惹“,也就是脾氣特別大,具有爆發性的特點,與多動症大不一樣。腦部的核磁共振也顯示,DMDD患兒杏仁核的啟用方式與正常兒童及多動症不一樣。研究報告指出,兒童破壞性情緒失調患兒中,男孩的比例明顯高於女孩,佔77.6%。並且父母一方多有DMMD病史。

  1、DMDD的診斷要點為:

  A:以嚴重的、迴圈發生的、對一般刺激的脾氣暴發為特徵,脾氣暴發表現為言行的紊亂,例如言語衝動,毀物傷人。這些反應顯著背離了刺激的強度和持續時間。

  B:這些反應與發展水平不一致。

  C:頻率:平均每週脾氣暴發3次或3次以上。

  D:在脾氣暴發之間的心境,幾乎每天,脾氣暴發之間的心境都是負性的(易激惹,生氣,或/和悲傷),而且負性情緒能被他人發現(包括父母、老師、同伴)。

  E:持續時間:上述A一D標準出現至少12個月,在這段時間裡,不出現上述症狀的間隔不超過3個月。

  F:上述A-D症狀至少在兩個不同的地點和環境下脾氣暴發(家裡、學校、和同學),而且其中一次必須很嚴重。

  G:實足年齡至少6歲(或者與發育水平相當)。

  H:初始暴發的年齡在10歲前。I:病史反映或臨床觀察,症狀突出的持續時間從未超過1天。

  J:在過去的幾年內,患兒情緒異常高漲的時間不會持續超過1天,而且情緒異常高漲是與發病、加重、躁狂三大標準中的“B”標準(誇大、自我膨脹,睡眠要求減少,滔滔不絕,思維奔逸,注意力隨境轉移,目標指向性活動增強,或過度參與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活動)相伴隨的。J情緒異常高漲需要與一些生活中正性事件或關好期盼時的高漲心境區分開來。

  K:行為異常不是精神病或情感障礙(嚴重抑鬱障礙、心境惡劣障礙、雙相情感障礙)所特有,也不能更好地診釋其他一些精神障礙(例如廣泛性發育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分離性焦慮)(注:這項診斷可以和對立違抗性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品行障礙、物質濫用共存)這些症狀不依賴於藥物濫用後的生理反應,或者神經病學情況。

  這段話很長,也非常醫學化。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孩子在6週歲之後,十週歲之前,持續至少一年的時間,脾氣大到超出了情緒和年齡的正常表現,有可能是兒童破壞性情緒失調。

  2、患有兒童破壞性情緒失調的孩子,因為神經系統發展異於正常兒童,所以他們認知能力有很大缺陷。

  他們往往表現出很強的注意力缺陷,不能連續的做一件事,也不能同時注意幾件事。所以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上課坐不住、無法集中注意力,寫拼音和數學時會多一筆或者少一筆。

  學習是糟糕的表現又會引起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厭惡和批評,而這些孩子比起正常孩子,識別情緒的能力很差,更容易識別憤怒情緒,往往把別人中性的情緒理解為憤怒。比如,遊戲中,同夥隨口的一句話,就會讓他憤怒的離開或者發怒。

  所以這樣的孩子的,不僅學習成績差,同伴交往能力也非常差。因為經常感覺到別人的憤怒,而產生非常強的孤獨感,一點小事,就會覺得自己很孤獨,或者受欺負,然後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

  有的孩子還會表現出摔手機、自殺企圖、不上學或者任意從教室裡跑出來的情況。有的孩子在脾氣發作時,不僅打傷同學,甚至會打傷父母。

  3、如果孩子真患有兒童破壞性情緒障礙,那要怎麼辦呢?

  首先要知道,兒童破壞性情緒障礙屬於神經系統的疾病,早干預是可以治好的,所以一定要積極治療。

  其次,去正規兒童醫院或者專科院進行診治,醫生一般會根據病情開藥,來降低體內的激素水平,減輕症狀。

  第三,伴隨藥物治療,會對孩子做認知輔導,教會孩子情緒調控的方法和理性的思維方式。

  最後,父母要一起參加干預,因為12歲之前的孩子的行為模式多半是模仿的結果,受情緒和感受的影響。父母要學會處理情緒的方法,避免對抗性的行為,讓孩子從家庭中學會管理情緒。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明白了,對於兒童來說,遇到問題,講道理並不是合適的教育方式。接納兒童的情緒,並進行示範,教會孩子識別和處理情緒,才能夠提高孩子的情商,避免兒童情緒障礙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