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風溼科 副主任醫師 張健

  “治未病”是指採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是中醫治則學說的基本法則,是中醫藥學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醫預防保健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準則。國家提出了從“治療疾 病”向“預防疾病”重點轉變的“前移戰略”,這種健康維護理念的變化與中醫治未病的主導思想息息相關。

  治未病中心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中醫辨識體質,包括中醫經絡檢測、中醫體質辨識和紅外熱像檢查;健康調養諮詢,包括健康狀態評估、影響因素分析、平衡膳食指導、運動養生指導、起居指導、膏方指導、花茶指導和穴位或經絡自我保健法等;中醫療法調養,包括針刺調理、艾灸調理、耳穴調理、推拿調理以及其它中醫干預療法調理。“治未病”中心不僅僅侷限於亞健康的調理,其還包括了疾病發生之前,疾病發生之時、發生之後的合理干預和調理,因此,其主要的服務物件包括了關注健康的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慢性病、大病或者手術後需要調養人群,美容美體養顏以及預防衰老的人群。

  按中醫的理論,秋季是養肺的最好時節。秋季燥邪當令,此時空氣乾燥,最易耗損肺液,肺失濡潤,耗氣傷津,易生呼吸道疾病。燥邪致病有外燥和內燥之分。外燥本指自然界乾燥的氣候或環境狀態,多發生在秋季,屬六氣之一。但這種氣候或環境狀態會使正氣虛弱或體質陽盛的人發生疾病,對這些人來說,外燥便成為致病的因素,屬六淫之一,易傷人津液和侵襲肺臟。內燥則指因各種原因(如高熱、吐、瀉)引致人體內津液精血耗傷而形成的病理狀態。外燥與內燥雖有區別,但兩者在病證表現上有共同的特點,且外燥侵襲日久,傷及津液精血,亦可形成內燥。

  飲食上應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如烏骨雞、豬肺、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

  藥物方面可以使用膏方調理,膏方是中醫根據患者體質不同與病情的需要,選擇多種藥物組成方劑,經多次煎熬,濃縮成的膏劑。膏方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它既能療疾,又能補虛,適應範圍較廣。凡是長期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支、肺氣腫、哮喘、胃痛、腸炎、內臟下垂、婦女月經不調、子宮下垂、更年期綜合徵、男女不育、性功能障礙、老年人腰腿痛、腎炎、各種手術後氣血未復、產後或大病後氣血不足、視力下降等等,均可在秋冬季以膏方調治。秋季應用膏方以滋陰潤燥為主,調補膏方一般要從立冬開始服用,直到立春。每日沖服一次至兩次。膏方服用貴在堅持,若能堅持數年服用,體質會大大增強。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條保健防病的諺語,其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不過,入秋後,許多人不太重視保暖,盲目進行“秋凍”,一些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和兒童就很容易在此時患上呼吸道疾病。“秋凍”看似簡單,如何“凍”得合理、“凍”得適度、“凍”得健康,大有學問。

  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凍九捂四”指的是在乍暖還寒的4月不要急於減少衣服,不妨捂一捂;相反到了9月不必急於增加衣服,不妨凍一凍。“秋凍”可以保證機體從夏熱順利地過渡到秋涼,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抗寒能力,這樣的防寒鍛鍊能提高人體的抗禦機能,從而激發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對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發生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

  初秋,雖然氣溫開始下降,卻並不寒冷,這時是開始“秋凍”的最佳時期,最適合耐寒鍛鍊,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只有在夏末秋初開始“秋凍”,才能自然過渡到對秋涼和冬寒的機體調節,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在日夜溫差變化不是很大的初秋,無須急忙加衣,適當“凍一凍”無妨,並可適當延長“秋凍”的時間,但在夜間睡覺時要適當蓋些被子,以免受涼。在日夜溫差變化較大的晚秋,切勿盲目“秋凍”,由於此時,強冷空氣不斷入侵,氣溫驟降,氣溫變化幅度大,不能一味強求“秋凍”,否則不但對健康無益反而會引發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此時要適當增減衣服,以防感冒。

  “秋凍”並非人人適宜,青壯年包括體質較好的老年人和小孩最好不要早添厚衣,這樣有利於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抵抗能力較弱的老年人和孩子自身調節能力差,遇冷抵抗能力下降、禦寒能力減弱、身體很快會發生不良反應,誘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應注意氣溫變化而適當增加衣服。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凍”得適度。“秋凍”不僅是停留在穿衣上,適當的活動鍛鍊對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極有好處。不同年齡可選擇不同的鍛鍊專案,不論何種活動,都要注意一個“凍”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讓寒氣通過排汗而擴張的毛孔入侵到人體,當週身微熱,出汗即可停止。如果要進行冷水浴鍛鍊,建議整個秋季都要進行,不要間斷。

  雖然適當的“秋凍”對人體有益,但是有5類人應遠離“秋凍”:

  1、人體要抵抗低溫就必須把血液從皮下血管輸送到身體內部,這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搏動加快,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加重心臟缺血、缺氧,造成冠狀動脈痙攣,附壁血栓脫落,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生。

  2、人體受寒冷刺激後,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導致胃痙攣,使原有的潰瘍病復發,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

  3、人體受寒冷刺激後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加大,血壓升高,容易引發腦出血或腦血栓形成。

  4、秋季的寒冷空氣會對呼吸道產生不良刺激,引起過敏反應,誘發氣管、支氣管或細支氣管的痙攣,造成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復發或加重。

  5、風寒溼邪是造成關節病變的主要誘因,寒性凝滯,使氣血執行不暢,不通則痛。因此,這類病人,從秋季開始就應該注意腿部的保暖,不適合“秋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