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張國瑞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了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甚至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疾病。經常有患者或家屬來門診諮詢,是不是胸痛就是冠心病?有沒有可能其他疾病也會導致胸痛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細數一下哪些疾病還可能導致胸痛的症狀。

  一、致命性胸痛

  顧名思義即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的胸痛疾患,臨床上主要包括三大類:冠心病、主動脈夾層、肺栓塞。

  1、冠心病 冠心病胸痛是臨床中最常見的胸痛疾患之一,主要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胸痛呈發作性,多數為胸骨後痛或心前區,部分胸痛會向咽喉部、左肩臂及後背部放射,一般發生在劇烈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心絞痛可持續3-5分鐘,經含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或休息後自行緩解,胸痛緩解後無不適感。若胸痛劇烈且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伴有大汗、胸悶甚至有瀕死感,往往提示患者可能已經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應立即打急救電話行急診檢查,若明確為急性心肌梗死,應儘早行冠脈檢查,必要時行冠脈介入治療(也就是大家說的支架治療),開通血管,挽救生命。

  2、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患者胸痛一般發生於在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胸痛一開始及達到高峰,向後背部放射,嚴重者呈撕裂樣疼痛,同時可伴有大汗淋漓,煩躁等,甚至出現暈厥、猝死等情況。該類患者大多數合併高血壓病,且平時血壓控制不佳,甚至從未服用過降壓藥,使血壓一直處於較高水平。就診時如果血壓異常升高,胸痛明顯劇烈,煩躁不安,同時心電圖無顯著異常改變,則應考慮主動脈夾層的可能。急診查主動脈CTA可明確診斷。

  3、肺栓塞 肺栓塞患者的胸痛症狀有時不典型,常伴有胸悶、氣短,症狀多發生於深吸氣或咳嗽時或者活動時,甚至有的患者出現咯血、暈厥等症狀。若患者大面積肺栓塞,則會直接影響血流動力學,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甚至休克狀態。此類患者大多存在肺栓塞的危險因素,例如:長期臥床,下肢骨折,下肢靜脈血栓、骨折術後、下肢創傷骨折、惡性腫瘤、易栓症等。一般此類患者入院後查血凝、D二聚體,心電圖,心臟彩超及肺動脈血管CT可明確診斷。

  二、非致命性疾病

  即目前不會立即危及到生命的胸痛疾患,主要包括肺部疾患、胸壁疾患,心包疾病,食管疾病以及其他疾患。

  1.心包疾患 主要指急性心包炎,表現為胸痛、發熱同時出現,位於心前區,輕重不一,嚴重者呈縮窄性或尖銳性痛,吸氣和咳嗽時疼痛加重,心包滲出液較多時疼痛可減輕,但會出現唿吸困難。

  2.肺部疾患 主要包括:(1)自發性氣胸 氣胸患者疼痛多表現為一側疼痛,不劇烈,常伴有胸悶、氣短症狀。症狀多發生於持重物、劇烈活動或咳嗽後活動時或劇烈咳嗽時出現。此類疾患多見於高瘦的健康年輕人、長期慢性肺部疾病、肺大泡、肺氣腫的病人,若遇到此類患者,應到醫院急診查體肺部聽診及拍胸片即能確診。(2)肺部腫瘤 患者可出現胸痛,於唿吸、咳嗽時加重。除胸痛外,早期病人會出現刺激性咳嗽,胸悶氣短,甚至咯血,並伴有逐漸消瘦,乏力以及食慾不振等症狀。(3)肺炎胸膜炎 胸痛以咳嗽或深吸氣時明顯,有唿吸道感染的病史,多伴有發熱、咳嗽、咳痰,甚至胸悶氣短。應用抗感染藥物後上述症狀可緩解。

  3.胸壁疾患 主要包括(1)肋間神經痛 表現為胸部或背部針刺樣痛,瞬間即逝,但反覆發作,持續數秒或數分鐘,可自行緩解,疼痛範圍為區域性一個點或無固定部位。消除誘因上述症狀可消失。(2)帶狀皰疹 胸部或腰部面板感覺過敏或神經痛,呈針刺樣,區域性面板有明顯觸痛,繼而出現集簇性粟粒大小紅色丘疹群,迅速變為水泡。一般疼痛部位在一側,多有受涼或感染病史,(3)化膿性肋軟骨炎 疼痛部位多發生在胸骨旁第2-4肋軟骨,以第2肋軟骨最常見,單側或雙側均可累及,受累的肋軟骨區域性可腫大隆起,疼痛為鈍痛或銳痛,區域性有明顯觸痛,面板無紅腫改變,嚴重者可因上肢活動或咳嗽等動作使胸痛加重,胸痛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小時。

  4.其他胸痛疾患 主要包括:(1)反流性食管炎胸痛表現為位於胸骨後的燒灼樣痛,多在飽餐後平臥位或彎腰時出現,可伴有反酸、燒心等症狀。(2)心臟神經官能症 胸痛部位常位於心尖區,常為刺痛或隱痛,為時數秒或數小時不等,常伴有胸悶、氣短、心悸、失眠等症狀。症狀多於情緒緊張、激動後相關,與體力活動、勞累等無關,常在休息時出現,活動或轉移注意力後減輕。多見於女性患者。(3)交感型頸椎病 由於椎間盤退變和節段性不穩定等因素,從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臨床表現為心前區疼痛、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查頸椎X線片有助於鑑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