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柱外科 主治醫師 王亮

  1、什麼是腰椎滑脫症:

  因退變、外傷或先天因素等使腰椎椎體與椎弓根或小關節突骨質連續性中斷者,稱為腰椎峽部崩裂;椎體出現變位致使連續性延長,以致上位椎體、椎弓根、橫突和上關節突一同在下位椎節上方向前移位者,稱為腰椎峽部崩裂合併腰椎滑脫。而退變因素致腰椎滑脫者佔60%以上。發病年齡以20-50歲較多。

  2、病因:

  主要是由於椎體間骨性連線異常而引發的。椎體間骨性連線異常主要有5種情況。

  (1)先天發育不良;

  (2)關節突的峽部異常引發滑脫;

  (3)退行性變;

  (4)創傷性;

  (5)病理性骨折。

  3、臨床表現:

  大多數腰椎滑脫沒有症狀。患者的症狀和體徵與滑脫型別、腰椎穩定情況,滑脫程度、年齡、性別等因素有關。通行性滑脫多見於50歲以後發病,隨年齡增長,發病率增加,患者可有腰骶部疼痛,酸脹感可向大腿後方或整個大腿放散。腰椎穩定性較差時疼痛有如下特點:休息時意識到疼痛和下肢僵硬感,活動後可稍緩解,長時間站立,蹲起活動後疼痛加重,再休息後又緩解。伴椎管狹窄時可有下肢疼痛、各種運動感覺障礙,肌肉僵硬,面板刺痛、麻木等。有時出現間歇性跛行。伴椎間盤突出時,神經牽引徵陽性。峽部崩裂性滑脫多見於50歲以下可有腰背痛和下肢痛,腰部過伸時可加重或誘發疼痛。合併椎間盤突出時可出現根性痛。

  治療:

  非手術治療:

  適用於病史短、症狀輕、無明顯滑脫的患者,單純峽部裂患者及年齡大、體質差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非手術療法主要包括:休息理療、腰背肌鍛鍊、腰圍或支具、對症處理等。經規範化保守治療後,大多數患者症狀能夠緩解。

  常規手術治療:

  1、神經減壓術:減壓是解除症狀的主要手段。對於重度滑脫多數作者主張神經減壓,以緩解症狀。

  2、脊柱融合術:雖然現代手術技術可以提供術後的早期穩定,但長期的穩定性還有賴於堅強的生物性融合。脊柱融合的方法很多,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為:椎間融合、後外側融合、椎體環周360°融合等;按是否使用器械可分為非器械固定融合和器械固定融合;按手術入路椎間融合又可分為前路椎間融合(ALIF)與後路椎間融合(PLIF)、經椎間孔椎間融合(TLIF)。

  3、腰椎滑脫復位術:對腰椎滑脫手術過程中滑脫椎體是否需復位、是否需解剖復位存在較多爭議。有作者認為對<33%的滑脫不需復位,>33%的滑脫應儘量爭取復位。但多不主張擴大手術強行完全解剖復位,因為長期形成的腰椎滑脫,其周圍結構發生了相應改變,具有對抗牽拉、維持滑脫的固有應力,如強行復位不僅難以完全復位,而且會破壞已適應的解剖關係,易導致術後神經根緊張、神經牽拉損傷等併發症。

  4、脊柱內固定術:

  ①堅強融合內固定:所謂的堅強融合內固定,是利用具有高彈性模量的鈦合金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內固定系統配合各種融合方法進行的脊椎內固定,內植物與椎體間是剛性連線。通常使用堅強內固定裝置矯正畸形、穩定脊柱,骨融合率較高,減少了假關節形成。

  ②動態融合內固定:動態融合內固定也可稱之為半堅強內固定。這種內固定系統分兩種,一種是用較低彈性模量的金屬或高分子材料製成;另一種仍是由高彈性模量的金屬材質製作而成,但器械內部可產生區域性的微動。其主要目的是用彈性材質或微動裝置分散堅強內固定負荷傳導,減少應力遮擋效應及鄰近節段的應力集中。目前在臨床應用的動態融合固定系統主要有:LK韌帶成形;動力螺釘固定裝置;Twinflex動態固定系統;CrockYamagishi固定系統。

  ③動態非融合內固定:非融合的腰椎動態固定也稱為彈性固定,是指在不融合的前提下改變腰椎的負荷傳導和活動範圍的一種固定方式。其設計的目的是能改變脊柱運動節段的負荷傳遞方式,阻止產生疼痛的運動方向和運動平面的脊柱運動,保持運動功能,預防鄰近節段退變,使失穩的腰椎達到其正常狀態的活動特性,實現動態重建腰椎序列。主要用於腰椎滑脫的動力內固定系統有Grafligament系統、Dynesys系統、ISOBAR和ISOLOCK系統。近年來國內外均有大量的臨床報道,近期效果滿意。

  微創手術治療:

  隨著脊柱外科新技術的發展,微創脊柱外科得到長足進步。其代表性的手術有:經皮腰椎體間融合術;腹腔鏡下腰椎滑脫前路手術;內窺鏡下腰椎滑脫後路手術。以上手術在國內外有條件的醫院均有開展,其近期效果滿意,遠期效果有待於進一步隨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