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臟病科 主任醫師 俞雨生

  我國一億多慢性腎臟病(CKD)中,絕大多數是可以完全治療好的或被控制穩定的,對於病情持續進展或控制不穩定者除與原發病因、就診時機、病情性質及遺傳體質有關外,很大程度上與生活方式不當、過重的心理負擔相關。

  12世界衛生組織定義14~44歲的人為青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一些以往在老年人群中多發的疾病已經越來越多地常見於青年人群,嚴重地危害著青年人群的健康,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和對未來的預期。除了遺傳之外,不良的生活習慣為主要發病原因。

  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習慣是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好的習慣能讓人成功。在慢病的治療中,好的習慣尤為重要,我們常常要求病人“邁開腿,管住嘴”,提倡自律的生活。可是,有些病患,尤其年輕的病患連吃藥都無法定時定點,又何談自律呢?

  習慣為什麼如此難以改變呢?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因為習慣根植於人的潛意識當中,這便是僅用顯意識幾乎無法改變習慣的本質原因。 雖然如何養成習慣這一問題錯綜複雜,但並非無能為力,因為有一些基本原則支配著人們的認知和行為。若以它們為根基,便可有條不紊,邏輯清晰地解決習慣養成的問題。

  以下四條,就是我們在思考“習慣養成”時應該明白的道理:

  1、用三分鐘熱度創造適合養成習慣的環境

  對人類的祖先而言,能量是一種稀缺資源(越擅長儲存能量的祖先更容易在演化中保留基因)。於是,我們現在對能量也是能省則省,也就是能懶則懶。鳥類飛翔時只有在需要加速和上升的時候,它們才會勐烈地拍打翅膀,其餘時間只是張開翅膀在空中滑翔。鳥類教會了我們一個道理:我們是可以藉助一開始的爆發來進行長途旅行的。每當我們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行為,在開始時總是會雄心壯志信誓旦旦,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三分鐘熱度”來塑造一個有利於我們培養習慣的環境:比如可以把冰箱裡面的切片火腿和可口可樂等東西通通撤走,只留下蔬菜或其他健康食品。

  總而言之,想要養成習慣,首先要讓這種行為在環境中受到的阻力最小化。

  2、目標不要過於抽象,做具體詳細的計劃

  人們會很容易高估自己掌握的資訊。雖然我們可以幻想自己精力充沛、堅持鍛鍊的樣子,但這對於我們實現目標並無實際意義。無論是想象還是規劃,我們的腦洞總是過於抽象。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知道自己實際上該做什麼;我們要做的,是把目標細分為一個一個具體的行動。

  人們常說想要養成“健康飲食”或“多做運動”的習慣,卻只把結果掛在嘴邊,而不多想一下具體行動。明確地告訴自己,該怎麼吃得更健康?每天把沙拉當午餐不失為一種方法。同理,想著“每天晚飯後在家附近散步”要比想著“多做運動”好得多。吃沙拉和散步才是我們需要去想象和規劃的具體行為,這些行為將變成我們的習慣。不要對自己的夢想偷工減料,把你的目標細分成一件件你可以完成的事情吧!

  3、生活中為自己貼上明顯的提示,以免遺忘

  繁忙的生活常常令我們分身乏術,工作、社交,還要應付如潮水般湧來的email……我們只能在被動地防守,不讓自己被嚴重損耗。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身不由己,很難想得起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又應該如何去做。於是乎,在家裡或者工作場所中設定一些關於我們目標的提示變得極其重要:如果你想要每天多喝點水,確保你開啟冰箱的第一眼就能看到水瓶,把你的保溫杯放在辦公室的桌子上。總之,不要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遺失掉自己的目標。

  4、懶癌犯了,可能是身體疲勞,應予以重視

  最後想告訴大家的是,懶惰不僅是為我們節省能量的生理機制,也是身體向我們傳達重要資訊的一種途徑。懶,可能是因為你睡得不夠;可能是因為你攝取的蛋白質不足,又或是有著不良飲食習慣;可能是你心神恍惚,惶惶不可終日。當你感到自己的HP槽和MP槽已被清空,那也許是你的身體告訴你“有哪兒不對勁了”。要予以重視,找出犯懶的癥結所在。

  習慣的養成是一個艱鉅的過程,需要以健康的身體為基礎。我們要先解決根本的問題再開始錦上添花。在打算每天奔跑10公里之前,先確保睡眠充足和營養均衡吧!

  糖友運動方法:飯後1小時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一週運動5天;心率不要超過(170-年齡)次/分,例如:50歲糖友,運動中心率是170-50=120次/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