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門診 主治醫師 李健

  骨關節炎在臨床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類:

  1、原發性骨關節炎,是指用目前所有的檢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關節炎,通常所指的骨關節炎屬於這一類。

  2、繼發性骨關節炎是指在其它各種病因或疾病的基礎上誘發的病變,如創傷、類風溼性關節炎、神經及內分泌疾病等。這一類骨關節炎的病變比較侷限,不伴發“赫伯登結節”。反覆使關節勞損的人群是患骨關節炎的高危人群,如鑄造工人、礦工和公共汽車司機等,但是進行長跑鍛鍊的人卻不是患本病的高危人群。肥胖是造成骨關節炎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常見部位及特徵

  1、手:指間關節最常受累,尤其是遠端指間關節。腫痛和壓痛不太明顯亦很少影響關節活動。特徵性改變為在指關節背面的內外側,出現骨性增生而形成硬結節,位於遠端指肩關節的結節稱為Heberden結節,位於近端指肩關節稱為Bouchard結節。這種結節發展很慢。只有少數患者最終會出現遠指關節的屈曲或外斜畸形。當第一腕掌關節受累而有骨質增生時就形成“方”形手,這種畸形在中國人中少見。

  2、膝:膝關節痛是本病患者就醫常見的主訴。其早期症狀為上下樓梯時的疼痛,尤其是下樓時為甚,呈單側或雙側交替出現,是出現關節腫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關節腔積液。出現滑膜肥厚的很少見。嚴重者出現膝內翻畸形。

  3、髖:表現為大粗隆、臀外側、腹股溝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髖的內旋和伸直活動受限。我國人群中發生髖的骨性關節炎者較白種人為少。

  4、足:第一趾關節是病變出現的常見部位。穿緊足鞋和反覆外傷是其病因。症狀為區域性疼痛、骨性肥大和拇外翻。

  5、脊柱:椎體、椎間盤、骨突關節的退性性病變引起頸、腰段椎體的病變。區域性出現疼痛、僵硬。少數嚴重者因椎體緣的脣樣增生和骨驁壓迫區域性神經根、脊髓或區域性血管而出現各種放射性痛或神經系症狀。

  治療:

  非甾體類藥物(NSAIDs)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包括布洛芬(芬必得)、雙氯芬酸(扶他林)、美洛昔康(莫比可)、奈丁美酮(瑞力芬)等。它們療效確切,但副作用也比較明顯,比如消化道不良反應、腎功能損害等。特異性環氧酶-2抑制劑(西樂葆等)與前面幾種藥相比更為安全,但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都應謹慎使用。此外,人們常用的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僅有解熱鎮痛作用,幾無抗炎作用,腎毒性低,胃腸道不良反應小,也是急慢性疼痛治療的重要藥物。

  神經阻滯療法,分為關節腔外部阻滯和關節腔內部阻滯,關節腔外部軟組織的治療可以解除粘連,恢復正常的組織活動。關節腔內部注射透明質酸鈉,可以增加關節滑液的潤滑功能,營養關節軟骨,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每週注射1次,每次30毫克,5次為一療程。

  其他治療內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訓練、減肥、有氧操、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內翻的楔行鞋墊、職業治療及關節保護、日常生活的輔助設施等等。

  骨關節炎症狀十分嚴重、藥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可應該考慮手術干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