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液內科 副主任醫師 崔中光

  觀察連續2個週期大劑量地塞米松對成人新診斷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 59例新診斷的ITP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地塞米松治療組30例,地塞米松40mg/d,分2次口服,連用4d。7d後再重複一個週期,以後不再進行維持治療;潑尼鬆組29例, 1.0~1.5mg・kg-1・d-1口服,連用4周後逐漸減量。觀察二組間的近、遠療效和安全性。

  結果 近期療效:治療後第1、2 周地塞米松組有效率明顯高於潑尼鬆組 (50.0%比24.1%,73.3%比55.2%,P值分別<0.01和0.05),治療後第3周有效率仍高於潑尼鬆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83.3%比68.9%,P>0.05)。 遠期療效:隨訪第3個月,除第1個月地塞米松組複發率與潑尼鬆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6.0比20.0%,p>0.05),第2、3個月地塞米松組複發率明顯低於潑尼鬆組(24.0%比40.0%,32.0%比65.0%,P值分別<0.05和0.01)。地塞米松組不良反應輕微,無1例併發感染及出現柯興氏症。結論 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ITP的近、遠療效均優於常規劑量潑尼鬆且安全性好。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以血小板減少為主要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臨床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約佔出血性疾病的1/3。 潑尼鬆作為傳統治療ITP的首選藥物,約60%患者對其有效,但長期應用易導致不良反應, 且在減量或停藥時易復發。因此,需要探索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近年來,應用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ITP取得較好療效,國內外指南或專家共識均推薦用於ITP的一線治療。本研究採用隨機方法比較了連續2個週期大劑量地塞米松與常規劑量潑尼鬆治療新診斷成人ITP的療效和安全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物件與方法

  1、 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1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血液內科門診及住院的新診斷的成人ITP患者59例,均符合文獻標準。其中男性21例,女性38例,中位年齡31(16~65)歲。入組標準:血小板<30×109或有活動性出血。排除標準:

  (1)難治或復發的ITP患者,

  (2)合併難治性高血壓、嚴重糖尿病、癲癇、消化道潰瘍及出血、嚴重感染、妊娠等。59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地塞米松組30例,潑尼鬆組29例。兩組性別、年齡、臨床特點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表1,P值均>0.05)。

  2、治療方法:地塞米松組口服地塞米松40mg/d,分2次服用,連服4d, 間隔1周再重複1個週期,以後不再進行維持治療。潑尼鬆組採用常規劑量的潑尼鬆治療方案,即每日1-1.5mg/kg口服,連用4周後在逐漸減量至最小維持劑量或停藥。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給予質子泵抑制劑預防應激性潰瘍,治療前有活動性出血者,酌情輸注血小板懸液。

  3、療效評定標準:完全緩解(CR):治療後血小板數〉100×109/L且無出血表現;有效(R):治療後血小板數〉30×109/L,並且比基礎血小板數增加2倍,且沒有出血表現;無效(NR):治療後血小板數〈30×109/L或者血小板數增加不到基礎值的2倍或者有出血表現。凡符合CR、R者為有效。復發:取得CR、R後,血小板數再次降至30×109/L以下或有出血症狀。

  4、不良反應的觀察:

  (1)觀察噁心、嘔吐、腹脹、腹瀉、頭暈、嗜睡等症狀的發生;

  (2)觀察庫欣綜合徵的發生;

  (3)檢測血壓;檢測血鉀、血糖、肝腎功能。

  5、統計學處理:使用SAS9.0統計學軟體進行統計學分析,有效率和複發率的比較採用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近期療效 治療後第1、2、3周複查血常規,2組方案治療ITP有效率。結果顯示治療後第1、2周地塞米松組有效率顯著高於潑尼鬆組(P<0.05),第3周時地塞米松組仍比潑尼鬆組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地塞米松起效迅速,多數有效患者在1周內即達到緩解。

  2、遠期療效:從第2個週期結束次日開始隨訪3個月, 治療後第1、2、3個月兩組有效患者複發率比較見表3。除隨訪第1個月2組有效患者複發率無明顯差異外(P>0.05),第2、3個月地塞米松組患者複發率顯著低於潑尼鬆組(P<0.05)。

  3 、不良反應: 地塞米松組患者對治療耐性良好,腹脹、噁心、高血壓、高血糖出現時間短暫,治療完成後恢復正常。無1例併發感染及出現庫欣綜合症。潑尼鬆組患者多數出現不同程度庫欣綜合症。

  討論

  香港學者率先應用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新診斷的ITP患者,反應率達85%,有效患者中半數能夠長期緩解,且不良反應輕微,其後的多項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結論,Borst等還發現初治患者長期有效率顯著高於復發/難治性患者。

  義大利的GIMEMA研究則採用傳統的6個週期方案,結果發現在第3~5個週期後中斷治療的患者,反應率及長期有效率與完成全部6個週期的患者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其在隨後的一項多中心研究中將每個週期縮短至14d,週期數減為4個,再次證實了3個週期後反應率即可達到最大,但第4個週期後CR率有所提高。

  國內有研究將用藥週期進一步縮短至3個,並常規應用小劑量地塞米松維持治療,發現其反應率及長期有效率均顯著優於常規劑量潑尼鬆治療的患者。不應忽視,儘管各項研究反應率相當,重複一定的週期有可能提高CR率及長期有效率,但尚缺乏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的證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連續2個療程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ITP反應率為83.3%,長期有效率68.0%,與上述國內外研究結論相當,優於傳統的潑尼鬆治療。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有效的患者多數在治療後1周內即出現反應,提示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較潑尼鬆起效迅速,能短期內實現血小板快速上升,從而較快改善臨床出血症狀。地塞米松組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不良反應多為一過性,未見嚴重不良反應,而潑尼鬆組和患者多數出現不同程度庫欣綜合症表現。

  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ITP的機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顯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⑴抑制樹突狀細胞的成熟和功能,從而啟用調節性T細胞,抑制自身免疫應答 ;

  ⑵通過抑制Th1細胞因子分泌同時上調Th2細胞因子表達,糾正Th1/Th2失衡;

  ⑶抑制B細胞啟用因子,破壞B細胞成熟及穩態,阻止共刺激訊號啟用T細胞,

  ⑷抑制CD8+ T細胞,誘導骨髓巨核細胞凋亡,抑制血小板的產生。

  相對於傳統的常規劑量潑尼鬆,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起效快,療效相當於丙種球蛋白,而費用明顯降低,且長期有效率高,不良反應輕微,患者耐受性好,有望取代潑尼鬆成為治療ITP的首選,但尚需直接對比二者療效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證實,目前此類研究國內外罕見,本次單中心隨機研究為前述觀點提供了支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