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眼科 主治醫師 陳剛

  角結膜乾燥症(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又稱乾眼(dry eye),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淚液質或量異常,或動力學異常導致的淚膜穩定性下降,並伴有眼部不適,和(或)眼表組織病變為特徵的多種疾病的總稱。目前多數學者傾向認為患者僅具有乾眼的症狀,但為一過性,只要經過休息或短暫應用人工淚液則恢復正常,且無干眼的各種體徵,尤其是沒有眼表的損害,亦無引起乾眼的區域性及全身性原因,這類情況稱之為乾眼症。既有症狀又有體徵者則稱為乾眼病,合併全身免疫性疾病者則為乾眼綜合徵。

   【病因與分類】

       乾眼病因繁多,病理過程複雜,眼表面的病理性改變、基於免疫的炎症反應、細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降低以及外界環境的影響是乾眼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然而各因素之間的聯絡或因果關係尚未完全明瞭。
  目前乾眼的診斷分類標準仍沒有統一, 1995年美國乾眼研究小組提出的分類方法,主要將乾眼分為淚液生成不足型(deficient aqueous production)和蒸發過強型(over evaporation)兩種型別。前者是由於淚腺疾病或者功能不良導致的乾眼,即為水樣液缺乏性乾眼(Aqueous tear deficiency, ATD),又可分為Sjogren綜合徵所致乾眼(Sjogren’ syndrome,SS-ATD)及非SS-ATD。後者主要指瞼板腺功能障礙(Meibomain gland dysfunction, MGD)

  病因複雜,可以表現為原發性疾病,如可能與自身免疫淋巴細胞浸潤淚腺和唾液腺有關,病毒感染(EB病毒、HIV病毒)可能也有相關性,因為在單核細胞增多症和HIV感染者中觀察到ATD的發展迅速。ATD也可能是其他危險因素如眼部感染、外傷、服用藥物、手術、內分泌紊亂等繼發引起,如沙眼或眼化學傷引起的結膜瘢痕可以直接堵塞上方穹隆部的淚腺管開口,從而使淚液分泌減少。此外,ATD常伴有許多原發性疾病如:Riley-Day綜合徵、先天性無淚症、淚腺缺乏、外胚層發育不良、Adie綜合徵等。
  由於乾眼的病因複雜,各種影響相互交織,因此有學者主張將乾眼根據淚液缺乏成分分為以下四種類型:水樣液缺乏性、粘蛋白缺乏性、脂質缺乏性、以及淚液動力學(分佈)異常性。乾眼的分類並不是相互完全獨立的,實際上,它們的分類常常交叉,甚至同時存在,很少單獨出現。
  【淚膜的相關檢查】 淚膜的相關檢查包括以下方面
  一、乾眼問卷評分表
  按照乾眼有關的常見症狀有無及嚴重程度、是否存在相關病史,設計一系列問題,根據患者選擇答案的彙總分數,判斷是否有乾眼存在。優點在於方便、經濟,特異性和敏感性高,便於大範圍人群的乾眼發病率篩查和乾眼診斷的初篩。但對邊緣性乾眼診斷率不高,分析具體影響因素有一定困難,此外目前的問卷調查表的問答選項根據西方文化背景、生活環境設計,不符合國人思維,因此需要制定符合國情的規範化問卷調查表。

  二、淚河寬度
  裂隙燈下投射在角結膜表面的光帶和下瞼瞼緣的光帶的交界處可見淚液的液平,其寬度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淚液分泌的多少。在臨床上測量的淚河寬度相當於淚河曲率半徑,正常>0.5~1.0 mm,≤0.35 mm則診斷為乾眼。
  三、淚液分泌實驗
  試驗(Schirmer test)最為常用,根據檢測方法的不同可分為Schirmer I和Schirmer II兩種。無眼部表面麻醉情況下,測試的是主淚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後檢測的是副淚腺的分泌功能(基礎分泌),觀察時間同為5分鐘。正常值為10~15mm/5min,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