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糖尿病的認識
中醫將糖尿病稱為“消渴”,早在公元前400年,《黃帝內經》中就記載過“消渴”這一病名,漢代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消渴篇》中對“三多”症狀已有記載。
我國傳統醫學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五臟虛弱、情志失調、飲食不節與消渴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此後歷代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補充發揮,使消渴病病因病機理論內容日漸充實,現將消渴病病因病機概述如下。
(1)病因
①素體陰虛,五臟虛弱:素體陰虛,五臟虛弱是消渴病發病的內在因素,肺脾腎的虧虛在消渴證的發病中起決定作用。
②飲食不節:長期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內蘊,化燥耗津,發為消渴。目前已公認肥胖是2型糖尿病發生的一個重要環境因素。由於長期攝取高熱量飲食,體力活動減少,導致肥胖,使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這與傳統醫學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③情志失調:長期精神刺激,導致氣機鬱結,進而化火,消耗肺胃陰津而發為消渴。精神神經因素在糖尿病發生及發展中有一定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伴隨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心理的壓力等,可引起生長激素、腎上腺素等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
④勞欲過度:素體陰虛,復因房室不節,勞欲過度,損耗陰精,導致陰虛火旺,上蒸肺胃而發為消渴。
(2)病機
綜上所述,可知消渴的病機主要有以下:
①病變早期,陰津虧耗,燥熱偏盛。中國曆代醫學文獻在論述消渴病發病機理時大多以陰虛燥熱立論。消渴病早期,基本病機為陰津虧耗,燥熱偏盛,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燥熱愈甚陰津愈虛,陰津愈虛燥熱愈盛,二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消渴病的病變部位雖與五臟有關,但主要在肺、脾(胃)、腎三髒。
②病程遷延,氣陰兩傷,脈絡瘀阻。若消渴病早期得不到及時恰當的治療,則病程遷延,陰損氣耗,燥熱傷陰耗氣而致氣陰兩虛,同時臟腑功能失調,津液代謝障礙,氣血執行受阻,痰濁瘀血內生,全身脈絡瘀阻,相應的臟腑器官失去氣血的濡養而發生諸多變證。
③病變後期,陰損及陽,陰陽俱虛,人之陰陽互根,互相依存。消渴病之本在於陰虛,若病程遷延日久,陰損及陽,終致陰陽俱虛。
在用西藥控制血糖的同時,配合中藥治療可以起到改善症狀的作用,這是西藥無法替代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