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吳軍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強、流行廣泛、發病率較高等特點,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造成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目前,乙型肝炎造成的肝臟功能損害已經引起人們高度重視,而丙型肝炎由於起病隱匿,無明顯症狀,常被忽視。許多丙型肝炎患者因出現症狀而被發現時,常常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丙型肝炎其危害較乙型肝炎更為嚴重。

  衛生部於2008年10月份公佈的全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資訊,目前丙肝已“躋身”為我國甲、乙類傳染病致死的第五位死因。根據WHO的統計,全球有1.7億HCV感染者,每年有300萬至400萬HCV新感染病例。在全球,北美和南美有1000萬HCV感染者、歐洲有900萬、中國有4000萬、東南亞有3200萬、非洲有3200萬。從這些資料來看,我國HCV感染者的人數最多。

  每年我國新發丙型肝炎病例約200萬,其中能夠到醫院就診者約120萬,被明確診斷者約100萬,而接受治療的患者只有70萬左右,僅佔同年新發病例人數的37%。這就是說,大多數丙型肝炎患者都無法得到正確、及時的治療,這是源於長期認知不足而造成的。

  由於丙型肝炎起病隱匿,初始症狀不明顯,當人們感染丙肝病毒(HCV)後,大多長時間無明顯臨床症狀,或僅有乏力等非特異性症狀,但病毒對肝臟細胞的破壞一直持續,如果不及時治療,最終會轉為肝硬化和肝癌。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效果遠遠優於乙型肝炎,大部分患者通過抗病毒治療可獲得治癒。因此瞭解丙型肝炎自然史,把握治療時機,能夠使更多患者康復,避免發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從而大大減少社會醫療負擔。

  病毒性肝炎的宣傳和健康教育知識匱乏,導致人們對病毒性肝炎產生錯誤的認識。同時,肝炎患者常常會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歧視,甚至因此影響就業、婚姻和家庭生活。上述情況以及對疾病的恐懼感阻礙了人們接受檢查、治療,並最終喪失獲得痊癒的機會。

  近年來隨著對院內感染和職業防護的重視,許多醫院已經重視在輸血前、術前和某些有創檢查前進行HCV感染的檢測,以預防院內感染和醫療糾紛的發生。但是,並不是所有醫務人員都能意識到HCV感染的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而對於丙型肝炎的治療,非感染科的醫務人員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均遠遠低於專業科室。

  瞭解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並切斷這些途徑,是每一位醫務工作者必須知道和做到的。 HCV經血傳播的途徑包括針刺、共用針頭、血液透析、移植、輸血和血製品、鍼灸、文身、穿刺等。性傳播和圍生期傳播均較少見,但是HCV醫源性傳播在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較常見。

  丙型肝炎的防控要從全體醫務人員做起,加強對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認識,進一步加大全社會健康宣傳教育工作的力度,使人們正確認識丙型肝炎。首先,要重視對丙型肝炎的預防,避免HCV的傳播;其次,要重視對丙型肝炎的篩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樣才能抓住徹底治癒的最佳時機,避免疾病發展到無法醫治的地步;要認識到與乙型肝炎一樣,抗病毒治療同樣是丙型肝炎的治療原則,其他療法和單純的保肝治療是不恰當的;與轉氨酶正常的乙肝患者可能暫不需要治療不同,轉氨酶水平較低和轉氨酶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同樣需要治療,要改變既往認為轉氨酶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不需要治療的觀點。

  全體醫務人員不僅要重視乙肝的防治工作,同樣還要重視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特別是非感染科醫生,重視您身邊的每一位抗HCV陽性者,莫讓丙型肝炎患者從您身邊“溜走”,防治丙肝,從你我作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