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交流是一門真正的藝術,卻往往被很多家長所忽視。經常接到家長的諮詢,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孩子不愛學習(或其他),怎麼辦?為什麼孩子現在學會頂嘴了?其實,這些問題的癥結都在於,家長以何種心態對孩子進行溝通。有時候一句不經意間的話,卻會給孩子造成了極大地影響,而我們卻不自知。究竟家長們要怎麼拿捏與孩子的對話呢?你知道這樣的對話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麼?下面羅列了一些我們經常聽到或者會脫口而出的“訓勉”,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它可能會對我們的孩子造成哪些的副作用吧!
“哎呀,你怎麼又”
“不要給孩子貼(不好的)標籤!”我們經常這麼提示自己或者別人。但是遇到孩子反覆出現類似問題或者多次令人不滿的情況時,這句話總是會首當其衝的脫口而出,充滿的是做家長的抱怨和無奈,也可能在壓力下是對周圍人的一種暗示:“我之前就說過孩子了,我真的有在管教他(她)。”古訓有云:“規勸於私下,揚善於公堂”。其實,換位思考,當孩子做出了和家長期望有悖的事情時,更多的是一種忐忑。當孩子處於既怕被家長責備,又渾然不知所措的狀況下,家長需要做的是明確出孩子的行為不合適,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就好了。
而無論是否當著別人責備孩子,都會給孩子貼上一種不好的標籤,讓孩子今後對做錯事建立一種不積極的對映,惡性迴圈下去。
“你別給我添亂了,一邊玩去”
當家長在處理家務或者忙自己事情的時候,孩子總想過來幫忙做點什麼,但因為孩子的能力有限卻可能越幫越忙。不耐煩的爸媽這個時候可能會因為煩躁對孩子說話就是:“別給我添亂了,一邊玩去。”
從孩子的出發點來看,參與家務或者幫助父母解決問題其實是件值得鼓勵的事情。首先,孩子的行為是從興趣出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在這個時候可以慢下來,引導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在這一過程中,既能鍛鍊了手腦配合,又能獲得控制感和自我認同感,如果家長引導得當,還可以讓孩子學會責任與擔當,您不妨一試。做家長,不妨學會放權,受益的是家長和孩子,雙贏的教育,何樂不為?
“你不會,還是我來吧”
和剛才那句一樣,看到孩子事情做不好就著急了,馬上衝上去幫忙。脫口而出:“你不會,還是我來吧!”在爸媽的事事包辦中,孩子的主動性和探索欲一點點減弱,甚至形成習得性無助。那個時候,就只能無奈地嘆息“孩子怎麼會變得這樣懶呢”。
還有一句話和這句有異曲同工之處,就是:“你還小,等長大了再做吧!”我們可能出於對孩子的保護和愛說出這句話,但是作為孩子聽到的是一種對能力的不信任,進而想要去證明自己可以,自己已經長大並付諸行動的行動“號角”。如果孩子想體現自己、渴望認同的情緒被長期壓抑而得不到宣洩,就可能會變成極端的情況——叛逆。很多孩子僅僅是用叛逆來挑戰家長的一句無心的話語,而這句話更多地家長說的時候是飽含著愛的。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再多一點的耐心和包容心,如果擔心孩子在探索中受傷,可以跟他說:“媽媽/爸爸和你一起做”,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給孩子體會參與的滿足和付出的喜悅。
“你如果……,我們就…”
可能是從小就聽著我們的父母說類似的語言,耳濡目染習慣了“你如果……,我們就……”這樣的“獎勵”模式。
殊不知,以孩子的表現為條件,制定家庭的活動計劃,實質是在和孩子進行談判!談判——原諒我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出的畫面——面對面的錙銖必較。可是,在家庭中談判的主體雖是雙方,但實質上決定權還是在家長手中,而非孩子。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無力感,而且這種“談條件”並不能使得孩子真正建立起良好的行為模式,反而讓孩子從中學會了討價還價。
“別人家的孩子都能,你怎麼就不會呢?”
中國的孩子都有一個公敵,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拿孩子跟別人比,初衷是想以此激勵孩子變得更好,或者出於在人群中當著別人家長的一種下意識的自謙。然而,不管初衷如何,這句話的殺傷指數無疑都是滿滿的五顆星,孩子會在這樣的對比中自覺不如別人,自信心被一次次傷害。抑或孩子茫然不知家長的評判標準為何,一次次的試探到底怎麼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曲線,人生是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在一些時段有些人快一點,有些人慢一點,這些都沒有關係。最怕的就是揠苗助長,損壞了孩子的自信心。
“膽子也太小了,這有什麼好怕的”
恐懼其實是兒童期的正常現象,是孩子自然的感受。而否定孩子的害怕,就等於否定孩子的自我,讓孩子產生無力感和挫敗感。
當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父母與其說在孩子面前表現得膽大和勇敢,倒不如像孩子一樣表現出膽怯,甚至裝得比孩子還膽小。讓孩子知道,害怕是多麼正常的感受,慢慢消除孩子心中的無力感才是更聰明的做法吧。
適當示弱,讓孩子學會擔當與勇敢,慢慢地變成能夠保護我們的人,只需要我們慢下來,再慢下來。用滿滿的耐心和愛心澆灌這朵小花,相信自然的力量,等待孩子的茁壯成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