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康復科 主治醫師 隋曉峰

  痙攣狀態,譯為牽拉。痙攣狀態是上運動神經元綜合徵(UMNS)的常見症狀,由脊髓前角細胞近端解剖結構如腦皮質、腦幹、脊髓水平下降運動徑路損傷所致。1980年Lance對痙攣定義描述:“痙攣是屬於上運動神經元綜合症的運動障礙表現之一,其特徵為肌張力隨肌肉牽張反射的速度增加而增高,伴隨著由於牽張反射過度興奮導致的腱反射亢進。”最新研究認為,痙攣是由於上運動神經元損傷造成的一種感覺運動控制障礙,是一種由牽張反射興奮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賴的緊張性牽張反射亢進為特徵的運動功能障礙。痙攣的速度依賴是指伴隨肌肉牽伸速度的增加,肌肉痙攣的程度也增高。表現為對外力致運動產生阻力、隨牽張速度增加而增加,和對外力致阻力致速度及關節角度(關節運動方向)隨牽張速度增加而使閾值下降。痙攣不僅依賴於速度,也依賴於肌肉長度,還可能與反射弧過敏性和向心性感覺繫有關。痙攣是很難界定的,病理生理晦澀難懂,檢查的結果也不一致的。
  就中醫認識而言,痙攣,中醫的表述為“硬”“強”等,屬實證,歸肝經。肌力弱化、肌張力低下,中醫表述為“痿”“軟”等,屬氣虛證,歸脾經。因為某些部位,如核心肌群的肌力弱化會導致尤其是四肢部位的痙攣容易發生。這種關聯可以參照中醫理解的因虛致實,本虛標實來理解。

  一、痙攣表現及利弊
  上運動神經元綜合徵(UMNS)的表現包括陽性症狀和陰性症狀。無力、癱瘓及易疲勞屬於陰性症狀,而肌肉過度活動如痙攣狀態、手足徐動、反射亢進、原始反射的釋放及肌張力障礙為陽性症狀。痙攣存在是一種動態現象,痙攣時常見反射亢進、反射向受刺激肌肉之外的肌肉擴散、協調障礙、屈和伸肌痙攣、肌張力增高、共同收縮、陣攣以及強直性肌張力障礙,還可表現緩慢、費勁的活動,不協調活動和牽張反射的增強。此外,尚可有不活動現象:肌肉攣縮、僵硬,其他軟組織僵硬(如面板、血管等),活動範圍的喪失,關節與關節囊僵硬。痙攣型腦癱也表現為上運動神經元綜合徵的特點:腱反射亢進,陣攣,病理反射,協同模式,肌肉無力,失去選擇性的電機控制和手的靈巧的損失。
  痙攣積極作用表現在對於嚴重的肌肉無力患者,肌張力的增加,特別是軀幹和下肢的抗重力肌,有助於患者的移動、站立和步行,使之在維持肌容積和骨密度和對正確的姿勢保持和運動功能都有較大的影響。但是痙攣消極作用也不容忽視:肌張力的增加會導致軀幹平衡和主動運動困難的損失;由痙攣引發的異常姿勢、運動負荷下降及支撐面不理想導致的平衡功能障礙,痙攣持續存在導致關節的疼痛、變形、攣縮、脫位等。痙攣狀態伴有疼痛還影響患者睡眠、情緒與精神心理狀態。痙攣帶給腦癱患兒不利影響是導致運動困難,異常姿勢如坐姿與站姿,攣縮導致的畸形,壓瘡和痛苦。肌張力增加引起的不適感。非截肢的孩子由於內收肌和繩肌張力增加坐位保持是困難的。他不能完成床-輪椅轉移,輪椅-浴缸。孩子需要更多的努力完成會陰部衛生和穿衣。臥床的孩子發起運動有可能遇到困難,他不能穿他的支具,以及運動能量消耗增加,缺失的功能,增加了家長照顧困難等等不利因素。

  二、影響痙攣的相關因素
  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後均可出現痙攣,但臨床上痙攣多見於腦卒中、脊髓損傷、脊髓病變、腦癱和多發性硬化症等。許多因素均會導致痙攣的出現或加重痙攣,包括人體自身的因素,比如:發熱、結石、尿路感染、應激性潰瘍、嵌甲、攣縮、壓瘡、疼痛、疲勞、深靜脈血栓形成、異位骨化、便祕、敗血症及某些加重肌痙攣的藥物等;通常誘因解除後,痙攣會有明顯減輕。還包括外在的物理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痙攣的影響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出現和加重痙攣對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患者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痙攣型腦癱患兒的腦損傷雖然是非進行性的,但是周圍神經及肌肉的病變伴隨著患兒的生長髮育而存在著。有研究表明:中樞神經損傷引起的張力增高與肌肉的機械特性的改變也有關係,長期的痙攣會導致神經、軟組織和肌肉的特性發生改變。動物實驗研究表明,關節處屈曲位時會發生肌小節丟失,因而肌腱和肌纖維順應性下降,同時肌肉會發生觸變性變化,所謂觸變性是一種依賴於運動時由於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交聯導致的肌纖維本身的僵硬造成的對肌肉牽張所產生的一種抵抗形式。這是運動受過去所處狀態影響,由觸變性僵硬可以加重痙攣,並能使痙攣亢進。觸變性會改變梭內肌對牽張的敏感度,肌梭牽張度增大會助長痙攣,使痙攣與肌肉緊張形成了相互促進的惡性迴圈。因此,可以通過處理肌肉的觸變性,打破這種惡性迴圈,改善肌肉本身的功能。
  基於“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基於“生物-心理-社會”理論模式,我們也可不僅將痙攣視為由疾病、創傷或健康狀態所導致,而且可將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後引起痙攣問題融入社會的角度出發,將其作為社會性問題,不僅是個人特性,而且也是由社會環境形成的一種複合狀態。痙攣的表現具有明顯的個體化特徵,如患者自身生理、心理狀態,並且與環境因素和具體執行的任務或行動相關。痙攣患者在完成一項任務或行動時可能遇到困難,這是個體整體水平的功能障礙。對這些患者而言,投入到社會環境中國可能經歷到各種問題,這是患者的社會功能障礙,如家族生活人際交往和聯絡、接受教育和工作就業等主要生活領域、參與社會、社群和公民生活的能力等都會不同的參與侷限性,因此瞭解在日常生活和參與到一種生活情景中可能導致痙攣發生或加重的要素是十分必要的。
  在腦癱的臨床康復中也越來越關注社會環境因素在患者康復的重要作用。環境因素包括某些輔助工具和技術,其他人的支援和幫助,無障礙設施等,有障礙或缺乏有利因素的環境將限制個體的活動表現,使痙攣加重;有促進作用的環境則可以提高其活動表現,減輕痙攣。基於相反神經支配理論,將某肌群一旦興奮即抑制其拮抗肌的現象,即從肌梭發出的向心性纖維使支配該肌肉的運動神經元產生興奮,使支配該肌肉拮抗肌的運動神經元受到抑制,另一種現象是某肌肉出現伸張反射時,起拮抗該肌肉運動作用的拮抗肌出現弛緩。相反神經支配為有選擇地做出某種運動模式,而引導協調的肌肉活動的中樞神經系統內的興奮、抑制能力。其中代表之一是由肌梭來的Ia纖維致相反抑制,而非相反神經支配作用代表是相對靜止時肌腱過渡部的Golgi腱器官的牽張刺激導致經向心性Ib纖維來的自身抑制。
  在中樞神經損傷後,在肌張力增高前就應採取良肢位擺放以減少或使痙攣不出現,所以正確的體位姿勢是治療痙攣狀態的重要組成部分,錯誤的體位可導致痙攣狀態加重、疼痛,惡性迴圈導致更嚴重的痙攣狀態。應加強對痙攣肌的拮抗肌活動,抑制痙攣,提高主動肌的協調性和技巧性。應避免妨礙協調性和技巧性的動作,如速度過快動作,強化阻抗相反動作。採用牽張手法使痙攣鬆弛。用手、關節等被動振動法,痙攣肌與拮抗肌反覆來回交替收縮,使拮抗肌收縮力增強,抑制痙攣衝動,也可用發射法抑制肌張力,如下肢肌張力增高時,使足趾背屈就可降低肌張力,為步行功能恢復提供基礎,防止足趾拖拽,足廓清能力下降引起的在室外不平整路上摔跤。
  三、小兒腦癱痙攣的中醫康復治療策略
  傳統治療方法眾多,主要是鍼灸、推拿療法,另外還包括穴位注射、穴位埋線、拔罐、溫熱及中藥湯劑等頗具中醫特色且在治療小兒腦癱方面有一定的療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上有單一使用的,但大多數都是綜合應用。尤其是鍼灸、推拿治療在我國的小兒腦癱康復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1針刺
  針刺主要包括頭針和體針。尤其頭針是目前普遍採用的治療方法之一,臨床上有不同的流派。焦氏頭針以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理論作為取穴的主要依據,湯氏頭針將生物全息理論作為其取穴的依據,方氏頭針則將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理論和生物全息理論結合
  起來進行取穴,而國際標準化方案的頭針取穴則與頭部的經絡穴位密切相關。雖然各流派有不同的取穴依據,但其適應範圍基本相同,尤其對於腦源性疾病,更有其獨特療效。另外,在頭針治療的基礎上還會根據中醫辨證及肢體障礙的部位和程度選用體針治療。實驗研究證實,頭針具有改善血液流變學的作用。顱腦多普勒超聲檢測也證實了頭針能改善腦癱患兒腦血流。針刺百會能增加大鼠腦組織精氨酸加壓素(記憶增強肽)的含量,改善大鼠的學習功能。針刺體表穴位改善周圍迴圈功能,啟用感覺功能,改善大腦皮層活動,提高肌力,緩解肌張力,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
  3.2推拿
  推拿療法具有疏通經絡、理筋復位、舒筋緩急、滑利關節、鬆解粘連的功效,能夠直接有效地調節運動系統中肌肉、關節的功能,在臨床上被廣泛用於治療各類運動系統疾病。由於其無痛、舒適,在腦癱患兒的康復中應用更廣。王軍英對腦癱患兒採用對頭皮、軀幹及四肢進行整體推拿按摩治療。降低肌張力、緩解痙攣採取輕柔緩和手法;增強肌肉活動及力量施行強重手法;痙攣型另配合牽伸及關節活動,對弛緩型、徐動型給予強刺激,以輕緩到重快手法按摩;針對不同的區域性表現進行按摩,採取揉、拿、搓、提等手法以疏通經絡,活利氣血,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使筋脈、肌肉得以濡潤。治療159例患兒,其中基本治癒21例(佔13,21%),顯效78例(佔49,06%),有效56例(佔35,22%),無效4例(佔25,2%),總有效155例,總有效率為97,48%。樑柱對腦癱患兒運用捏脊法、按摩上下肢和軀幹治療。上肢:用手按揉肩部、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及前肌群,然後捏、拿、揉肱二、三頭肌腱片旋動腕關節。下肢:用手按揉股二、四頭肌和小腿腓腸肌,然後捏、拿、揉股二、四頭肌肌腱,旋動踝關節。頸無力:按揉大抒、風池穴和胸鎖乳突肌。腰無力:用手小魚際按揉腰部,每日1次,3個月為1療程,觀察1~2個療程。2個療程合計顯效7例(21,2%),有效19例(57,5%),總有效率為78,8%。郭東彪、劉茂蘭在患兒頭面部、上下肢、軀幹部分別選用不同的穴位進行按摩治療,如頭頸部的腦空、風池、天柱和大椎穴等;上肢癱瘓者,可按揉臂、曲池、手三裡、內關、外關、合谷等穴;下肢癱瘓者,按揉環跳、髀關、承扶、殷門、陽陵泉、解溪、崑崙等穴。結果痊癒14例,顯效162例,有效103例,無效71例,總有效率為79,71%。中醫認為痙攣狀態屬於“經筋病”的範疇。痙攣型腦癱患兒常有運動障礙,伴關節活動受限等,這與經筋的屈伸功能障礙非常的相似。對痙攣的處理,很多人採用經筋的理論及經筋刺法處理痙攣。
  根據現代神經生理學研究,將中醫推拿手法與現代解剖相結合,使手法作用更有針對性。
  痙攣型偏癱患兒上肢主要問題:患手障礙導致討厭患手,甚至完全忽視患側肢體的存在,導致身體在感覺、運動方面的非對稱性。患兒只使用健側,引起聯合反應導致患側肌肉緊張性增強,應用更加困難。而且,由此還容易引起情緒上的問題,造成注意缺陷。
  治則:建立兩側的活動,患側上肢的支援功能,患手的抓握能力。抑制患側肩胛帶向後方迴旋,促進其向前方突出。抑制患側上肢的屈曲內收,肘關節的屈曲,拇指內收和所有手指的屈曲。促進患肢向各個方向的伸展。促進兩手的正中位指向及手掌對觸覺刺激的敏感性。推拿手法制訂所依據的神經生理學基礎如下。
  ①牽張反射與腱反射:痙攣是指以速度依賴性的肌張力增強,伴隨牽張反射興奮性增高所致的腱反射亢進為特徵的一種運動障礙。被認為是上運動神經元綜合徵的一部分。臨床神經生理研究表明:肌肉痙攣是由於錐體及錐體外系機能障礙引起γ環路控制失平衡,導致肌肉牽張反射加強造成的。神經肌電研究告訴我們:肌肉痙攣是α環路興奮亢進的結果。根據神經生理學對牽張反射和腱反射的認識,當腱器官興奮時,Ib類纖維傳入脊髓,使中間神經元興奮,對α運動神經元產生抑制作用,從而可以使強烈收縮的肌肉舒張。同時,Ib類纖維的側枝還可以通過中間神經元使相應的拮抗肌興奮,對抗過度收縮的痙攣肌群。
  ②相反神經支配:即在正常情況下機體進行一項運動時,當主動肌收縮時會向拮抗肌發放抑制性衝動,使拮抗肌發生遲緩,將這種主動肌越收縮,拮抗肌越遲緩的法則稱為相反神經支配,把此時的拮抗肌的遲緩狀態稱為相反抑制。根據相反神經支配原理,當某塊肌肉興奮時,其拮抗肌將受到抑制。可以應用這一原理,興奮某一肌肉,達到使其拮抗肌鬆弛的目的。
  綜上,我們對肌張力的調節結合現代研究的結果:
  運用彈撥、點按等作用於痙攣優勢肌肌腱處,使腱器官興奮,通過Ib類纖維,發放抑制性衝動,從而抑制該肌肉的α運動神經元的作用,使α環路興奮受到抑制,肌張力降低,緩解優勢痙攣。運用叩擊、點按等手法作用於痙攣劣勢側,一方面興奮其肌梭,提高α環路興奮性,增加劣勢側肌張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相反神經支配,通過提高拮抗肌興奮性,來使痙攣優勢肌鬆弛。同時配合關節擠壓類手法及穴位點按,疏通經絡,增加對本體感覺的刺激。
  治療師可根據患者情況採取以下方法,第一步:抗痙攣體位,在痙攣優勢側行輕柔揉法、按法,至肌、腱結合處增大力度行彈撥、點按法,緩解痙攣。第二步在痙攣劣勢側肌腹位置施以叩擊、點按、彈撥等手法,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提高其肌張力。第三步關節擠壓法及穴位點按:患側側坐位,肩關節外展45度,肘關節伸展,腕關節屈曲,手指伸直,使體重負荷在患側上肢,一鬆一緊進行肩、肘、腕關節的擠法,同時配合點按肩、曲池、陽池、合谷等穴,每穴點按約15s。
  史惟等將中醫傳統小兒推拿手法與國外神經發育療法結合設計了小兒腦癱運動發育推拿法,該法在運動發育理論基礎上,採用中醫小兒推拿中的推、按、揉、壓、扳、搖等手法,按照患兒癱瘓部位及型別進行刺激,調節患兒肌肉的狀態和骨骼關節的排列,運用手法實現觸覺、運動覺和前庭感覺等感覺輸入,增加患兒在這些方面的感覺經驗,同時又汲取國外治療腦癱的神經發育療法中的主要方法,在操作過程中不斷地改變患兒的體位和姿勢,糾正異常姿勢,預防畸形的產生和加重,促進符合運動發育規律的正常姿勢的產生,從而提高患兒粗大運動發育水平。其結果顯示運動發育推拿法治療小兒腦癱有顯著療效。
  縱觀以上所述,傳統康復治療對痙攣型腦癱患兒的康復效果優於單純現代醫學康復,傳統醫學康復補現代康復之不足,對增強患兒體質,促進生長髮育,減少其他合併症的發生起到重要作用,併為腦癱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參考。通過鍼灸刺激神經系統,經大量、多次資訊刺激傳遞促通了神經傳導通路,既加速了腦細胞的修復、發育,又抑制了異常姿勢反射,促進正常運動的發育。中醫的辨證施治,滋補肝陰以柔經通絡、補腎健脾以強筋壯骨助肌力恢復,通過調整人體氣血功能,達到陰陽平衡。中醫的推拿按摩手法與康復訓練不同,補充了訓練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協同作用,在運動平衡功能恢復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